刷卡、输入密码、取款、登记……河南省安阳县都里乡好井村55岁的刘老汉站在一部计算器模样的“取款机”前,熟练地从村里的“助农取款点”取出200元现金。这是河南省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助农取款点”服务农民的普通一幕。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为了取钱我们老两口得跑十几里山路,太不方便。”自从信用社在村里设了“助农取款点”,刘老汉几乎每月都会光顾这里,看看在外打工的儿子给他汇的钱到账了没有。
路老板在村头开了一家小超市,由于待人热情、诚实守信,小店的生意一直不错。提到信用社在自己店里装的“取款机”,他神气地说:“别看我这只是个小服务点,平时可热闹了,甭管白天还是夜里,全村的人都能到我这里取钱!”路老板付给大家的钱是他自己垫付的现金,而那部“取款机”实际上就是一部POS机。每发生一笔取现业务,信用社都会将取款人账户中相应的金额转划到路老板的银行卡里,同时给付一定的手续费。
谈到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的背景,该联社电子银行部经理说,“为延伸支付结算服务范围,有效破解农民取款难的现实问题,2012年10月,全县信用社正式启动了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我们选取一些有经济实力、信誉良好、有服务意愿的商户,发展成‘助农取款点’,主要为群众提供小额取款、查询等服务。”
为让广大农民朋友接受“助农取款点”这一新生事物,安阳县农信联社没少下功夫。他们通过悬挂条幅、设立展板、发放资料等途径,围绕助农取款的政策、优势展开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宣传攻势,使农民群众对助农取款服务愿意用、放心用、经常用,为“助农取款点”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为积极防范风险,该联社提前对“助农取款点”进行了业务、风险和假币识别培训,并指定员工担任巡检员,定期对服务点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该联社在服务点统一悬挂“公示牌”,明示操作流程、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注意事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如今,“一个商户、一部POS机、一张银行卡”,已成为对助农取款这种新型农村支付结算方式最形象的概括,村民们对“助农取款点”也无不拍手叫好。截至2013年10月末,该联社累计拓展“助农取款点”700个,涵盖辖内68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农村居民“小额提现,足不出村”的目标,构建起一条支农、惠农、便民的支付“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