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多家银行已暂停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和上浮利率。
据媒体报道,最近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多家银行已暂停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和上浮利率。这不是个别地方的银行行为,而是全国性的,这本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巨大信号,但却似乎被大大的忽视了。
由此,想到了沪市6000点时的情景,一切利空被投资者无视,一切利好被投资者过分解读。银行停房贷,如此巨大的房地产利空消息,竟然鲜有解读的,这倒让我十分的诧异,有意还是无意?
地方政府、银行、房地产商,是维系房价的三驾马车,而其中的银行又是中枢环节,现在,银行不玩了,要先行撤离,没钱助推,真想不出现在高高在上的房价,靠什么去支撑。如果说房地产商对此不敏感,我肯定是不相信的,但依据过去老经验并心存侥幸的地产商,也肯定不会是少数,而刻意制造利好消息时不时见诸媒体,恰恰说明了房地产商其实已很心焦。
十一长假期间,出了条扬子晚报记者消息,南京有5家楼盘选在长假前一天晚开盘,有的楼盘选房持续到次日凌晨。有3家都是直接“夜光”,另两家分别售出7成和八成以上。而细心的阅读者却发现,配发的照片中的所谓人头攒动,很可能张冠李戴做了手脚,南京十一本应是温暖的日子,照片中的人却都穿着厚厚的冬装。更升级版的是,“给开发商送礼才买到房、置业顾问劝客户别来买房、开盘不‘日光’才是新闻”这种的语句,都出来公然招摇过市了。
房地产市场的坐庄拉高放假消息炒作,比中国股市更甚,用不了多久,一大批今天疯狂买房的投资者,明天会走上疯狂“维权”的道路。
关于房价预判说涨说跌都应包容参鉴,但有三前提,一是因良知和真知发声还是受人利益发声;二是出发点是偷换概念卖狂炒作还是发自内心真纯研究传导;三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学者,应该研究房价对经济和民生的大利弊,不能只当营销员图谋自己的小私情。所以,对这类人和这类观点,需要更多的理性辨识。
近十多年的房地产大开发,银行无度放贷功不可没。十年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扩张了5倍,作为超长期贷款的房贷,沉淀并冻结了大量银行资金,到现在银行资金周转不灵矛盾已愈加凸显,早在8年前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就表示:“中国房地产企业70%的资金来自银行,房地产已经‘绑架’了银行。”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贷款或以房地产作抵押品的贷款余额巨大,房地产预期转变,必将引发连锁的信用链条破裂。银行停房贷,显然不是额度紧张那么简单,也不是什么房贷利润微薄,没有最高层“釜底抽薪”的决心,银行是不会自己抛弃房地产的,而这种“釜底抽薪”,最终比说服地方政府抛弃“土地财政”更有效。没钱玩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玩不到天上去,只能慢慢地回归到再接地气。
银行大面积停房贷对真正的刚需绝对是好事,没钱买房大部分房款靠借钱去买,很多借钱买房者完全超越经济可承受能力,并透支几十年的收入,真的借不到,反而踏实了,更多人借不到,并走出房奴的意识束缚,房价自然也会踏实下来。有价无市的房市,是无法维持下去的,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其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