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把外面这层叶子剥掉……”“剥干净点……”
“好嘞。”
菜市场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市场上,不少商贩为了让自己的蔬菜看起来光鲜、易于销售,选择性地将烂掉的菜叶或是“破相”的地方剔除并丢掉,给蔬菜来个“初次美容”。而消费者也会在选菜时,有意将“破相”的菜叶去掉后再购买。这些被丢弃的“尾菜”最后流向何处?有无再利用可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供销合作社参股企业张掖市绿涵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今年上马了一个新项目,让无处可去的“尾菜”有了新用途——做饲料、做肥料。
张掖市甘州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内陆腹地,由于海拔高、光照好、昼夜温差大,成为“高原夏菜”主产区。高原夏菜产业让当地农民致了富,然而随时而来的尾菜垃圾也成为一大困扰。
以白菜为例,采割时平均一棵白菜就要废弃一斤左右的菜叶及根。大概一亩地就会产出数吨垃圾尾菜。然而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蔬菜在菜市场中由于中间有运输加工的过程,在市场上也有很多尾菜产生,也就是说之前被去掉的一棵白菜还要再进行二次乃至三次的加工去除。2012年,甘州区高原夏菜的种植规模就已达到20万亩,一年的尾菜垃圾就高达240万吨。
据绿涵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以前尾菜不多时,村民们还能捡回去喂养牲畜,自行消化。如今尾菜多了,家养的牛羊已无法消化这些数量庞大的尾菜,将废菜烂叶作为肥料直接回田又需要一个缓慢的腐烂过程。很多蔬菜基地附近由于尾菜堆积,臭气熏天,连招工都成了困难。
这些影响市容市貌、不及时处理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滋生细菌的尾菜着实成了围城之困。如何将尾菜等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并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是保持高原夏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绿涵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甘州区供销合作社参股组建的集果蔬种植、保鲜、冷藏、储运及新品种引进、开发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为了解决尾菜问题,今年该公司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决定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的“废弃菜叶加工配合饲料工艺的研究”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公司计划投资8500万元,按照“尾菜换饲料”、“尾菜换肥料”的思路,新上“尾菜加工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和“尾菜加工2.5万吨配合饲料”项目。
据公司总经理王建学介绍,这个项目使用糠醛渣加入黏土,通过裂解技术转化为有机肥等资源。主要是先对蔬菜剩余物进行清洗,去除污泥、农药,再通过传送带将洗净的菜叶传送到粉碎机内粉碎,然后疏导进入储料罐中挤压,进入搅拌和其他原料进行造粒,通过电烘干进入包装车间。转化后的饲料、肥料,将按照农民交付的尾菜量,按比例返还给农民,交的越多返还的就越多。
“我们初步打算先跟订单农户合作,将尾菜回收转化成他们需要的饲料。等以后规模扩大了,再对全区的尾菜进行收购加工,转化成饲料出售。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民对尾菜、废菜的处理难题,也可实现再利用,同时也可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增加收入。”王建学说。
据了解,该公司下属甘州区睿娟葡萄种植和甘州区建涵农产品保鲜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总资产3536.3万元。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保农增收、保鲜储运、统一销售”相结合的市场经营模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013年公司订单种植2万亩,分布在甘州区的明永、党寨、三闸等县的52个村296个社5600 户农民中。目前公司已完成征地275亩,完成机器设备的考察工作,同时也已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取得联系,调派专家正在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
编 后
农业废弃物不是废物
近日《北京日报》报道了北京德清源公司通过将鸡粪转化成为清洁能源延伸产业链,使北京延庆县39个村的农户全部用上德青源的沼气天然气,这与绿涵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尾菜换饲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农业废弃物不是废物。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个小小甘州区每年就有尾菜240万吨,全国18亿亩耕地又会产生多少农业废弃物?再往小说,一斤白菜从采收到卖出就会产生至少1.5斤的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多、处理成本高、工作量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需的投入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处理废弃物十分困难。但在国家提倡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环境下,农业废弃物加工利用理应提上日程,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完全可以以市场化理念认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价值,以产业化制度推进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拓宽开发利用的途径。
举例来说,1斤茭白就会产生1.5斤茭白叶。上海崇明堡镇和青浦练塘在茭白的采收季节,成千上万捆新鲜的茭白叶总量竟达7.5万吨。扔到河里?污染水质;随意焚烧?污染空气。如何解决?青浦区练塘镇低洼田种植茭白的农户会告诉你,他们的茭白叶在晒干后统一被一家工艺品制造公司回收,原本再平凡不过的叶子经过工人的巧手编结,并辅以竹子、线绳等装饰品,摇身一变,竟成了出口日本、韩国的精美艺术品,一件折合人民币就要五六十元!
农业废弃物只是叫错了名字,待错了地方。特别是今日看来,沼气天然气、尾菜加工饲料、茭白叶编饰品……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有技术有出路的,只是我们不够重视,我们没有给废弃物找对地方。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也是最古老的经济话题。农业废弃物如果要得到充分利用,并同时带来社会和个体的双重效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一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