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0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模式逆袭赢赞誉
重庆市城郊供销合作社打造商业街与人防工程有机结合的典范
□ 本报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通讯员 刘先平

 

    将近两年前,重庆市大渡口人防工程与地下商业街相结合的卖场——九宫庙地下商业街开门迎客,这种独特的经营模式一度引发当地社会热议,甚至是质疑。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人防工程与地下商业街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有机结合运营成功?到底能够坚持多久?记者和许多见证了这一商业模式诞生的人一样持观望态度。

    “商场里还有空余的摊位吗?”“不要说没有,就算是有摊位,一般没有经营经验的新手、没有好的品牌效果的产品在这里也不可能拿到摊位的。”近日,在九宫庙地下商业街即将满两岁时,记者再次来到商业街回访,商户的回答让记者心生好奇,这种当初不被看好的独特经营模式真有如此之好的效果?记者在商业街转了一圈,只见总面积10800平方米的商业街,干净整洁,设施设备标准,管理规范,完全可以与那些大型的商超媲美。190个商铺的经营者个个精神饱满,消费者络绎不绝。仔细寻找下来,竟然真的没有看到一个闲置或者转租的摊位。记者来到商场投资管理方——重庆市大渡口区城郊供销合作社办公楼咨询是否有摊位时,得到的回复与前面商户的回答一样。

    城郊供销合作社支部书记游国远介绍说,随着重庆市、大渡口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大批不符合在城市生存的工业企业举家前往重新布局的相关区县。作为对大渡口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重钢集团,也被迫迁往涪陵区,为它服务的相关产业也随之而去。面对几万消费人群的流失,身处城市中心的城郊供销合作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自身重新定位,在适当的区域,以适合的商业模式尽快站稳脚跟。

    2010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市、区两级人防部门将投入1.3亿元,在位于大渡口中心商务区即重庆第六商圈、九宫庙商圈内建设一个地下商业街。定位为人防工程平战、休闲与商业流通的有机结合的综合场所。经过观察跟踪,2011年7月1日,城郊供销合作社在市人防办面向社会的公开招标中,战胜了众多较强实力的投标方一举夺标,获得了该项工程1万余平方米的整体商业租赁经营权。虽然夺得了经营权,但是后续的设计、装修、招商等过程进行的远比投标艰难。从7月1日到到11月28日开业的四个余月时间里,城郊供销合作社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员工,几乎没有一天不加班,“我们的主任马天荣,两年前,咽部一直不舒服,工作太忙没有太在意,直到今年去检查时,才发现已是喉癌晚期了。商业街有今天的成果,是他带领大家拼出来的。”一位姓赵的副主任这样说。

    专门负责商场的经理卢大才告诉记者,大渡口九宫庙地下商业步行街不仅承担着人防和商业用途,同时也是群众休闲纳凉的主要场所。商业街地处大渡口区九宫庙、钢花路交汇处,多种业态错落分布在4个不同的区域,两边各配置六部自动电扶梯与地面连接。已规划建成100平方米纳凉区6个,能同时容纳乘凉市民1200人,纳凉区内设有舒适的座椅、饮水、书报、杂志供市民免费使用、阅读。整个地下商业步行街功能分布合理,设施设备配套齐全。该社未来的目标是把九宫庙地下商业街打造成一个时尚、运动、休闲、购物动感主题商业街及星级式的开放街区。据市人防办有关人员称,该商业街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人防工程地下商业街。

    为解决商业与人防休闲纳凉中的矛盾,供销合作社保持良好的服务思想和态度,经常引导、教育一线的相关管理、服务人员、经营户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市民的合法要求,尽全力减少矛盾的发生。在今年纳凉高峰期,每天差不多有2000人次在商场乘凉度夏,商场一天的开水供应量就在3吨左右。纳凉时节,24小时有市民在里面休息,有很多市民还在纳凉区过夜,为了方便市民,商场4个通道昼夜都不能关闭,安保人员不仅要不停地流动值班,还不能打扰市民休息。经过两年的磨合、探索、创新,商业街里市民需求、商户需要、企业效益相生共融。

    商业街预计年销售将达3000万元以上,同时,还为社会解决了400余人的就业,获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重丰收。正如当地一位政府领导评价的那样:九宫庙地下商业街进一步完善了城郊区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了大渡口的城市品位;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更加优惠的购物环境,进一步推动城郊区商业的快速发展,构筑起更加完备的商业服务体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