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歌舞结缘已久了。唐代诗人杜牧在其《题茶山诗》中就有了“舞袖岚起润,歌声谷茶田”的描述。在我国南方的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筐茶叶一筐歌”的欢快情景,让茶乡的茶事活动充满了诗情画意。
茶歌又称“采茶歌”,最初兴起于茶叶采摘之时。是茶区人民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自编自歌的民间文艺形式。后来虽经文人学士的加工创作,揉进了个人的感情色彩,但纵观古今的茶歌,仍然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茶农生活的凄苦欢乐及社会的真实面貌,较好地保留了民俗民风的色彩,是茶农生活感情的真实纪录。如明清时在杭州富阳流传的《贡茶鲥鱼歌》:“富阳江之鱼,富阳江之茶。鱼肥卖我儿,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山难摧,江难枯,吾民何以苏?”这首茶歌语言犀利,深刻揭露了官府采办贡茶给人民带来的侵扰和灾难,唱出了富阳人民不堪负重的哀叹和内心的愤慨。有些茶歌还热情地歌颂了茶乡男女淳朴的爱情生活。如在湖洲安吉山区广为流传的《采茶歌》,歌中唱道:“谷雨采茶茶发芽,深溪石岭山难爬,郎采多来妹采少,再添半斤就回家。端午采茶茶叶青,茶树丛里递毛巾,郎唱山歌妹来应,恩爱夫妻时时亲……”,在这首茶歌中,唱出了夫妻双双采茶的艰辛及相互关爱的温暖,是茶乡男女夫唱妇随真挚感谢情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经济日渐红火,种茶制茶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于是便频频出现了以茶为主题的现代茶歌,抒发了茶农对党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赞美及茶农们的高尚情操。1957年秋,周恩来总理来到杭州梅家坞龙井茶区,视察指导龙井茶的生产,走访茶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对周总理关心茶农生活的情景,茶农们唱出了:“喜鹊叫,人欢呼,总理来到梅家坞,茶喷香,竹跳舞,溪水潺潺把把掌鼓……梅家坞,真幸福,总理指点幸福路”的茶歌,唱出了茶农对总理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在闽西地区流传的《采茶灯》民间小调,则是一首反映新社会福建茶农劳动的欢乐和丰收喜悦的茶歌,极具生活气息。歌中唱道:“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姑满山冈,手提篮儿把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采满一筐又筐,山前山后歌声响,今年茶山收成好,家家户户喜洋洋。”茶歌旋律明快活泼,音调气韵开朗,气氛热烈欢快,是茶农对新生活热爱的真实写照。家喻户晓的藏族民歌《请喝一杯酥油茶》,以浓郁的深情,生动的歌词,表达了藏族人民与解放军的鱼水深情。而在北京传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从“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回忆起,一直唱到“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京味儿真美,我带着那童心,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茶”,不仅唱出了新旧社会北京的巨大变化,而且也勾起了海外游子归来的无限遐思,情味深远意绵。
纵观古往今来的茶歌,是茶区茶农借助于音乐的翅膀,最直接、最真实、最质朴的感情生活的表达,最具时代特色,最具生活气息,而茶歌中所唱出的感情色彩,或凄苦或欢乐或诅咒或颂扬,折射出的是茶农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及时代的进化变迁。缘此,可以说茶歌不仅是茶区民间文艺中的一枝奇葩,也是我国茶农以歌唱形式,谱写出来的茶事活动的简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