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0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红枣林下情香浓
——新疆温宿县供销合作社助农发展红枣产业纪实
□ 本报驻新疆记者 宋铭宝 文/图

图为温宿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段玉泉(左)和理事会副主任曹聚远在查看红枣长势。

    近年来,新疆红枣种植业异军突起,新疆大枣在国内外市场也是声誉鹊起,温宿县是新疆著名的红枣集中产地,温宿县供销合作社在全力支持果农发展红枣种植、扩大红枣销售、理顺红枣产业链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审时度势  把握发展机遇

    2010年3月,自治区关于在环塔里木盆地周边发展千万亩果园的战略火热推进,温宿县借机将发展林果业确定为农村四大支柱产业,林果面积每年以17% 幅度增加,达到93万亩,其中红枣面积32万亩,全县人均占有果业面积已超过3亩。这里种植的主要是骏枣和灰枣,这些引自内地的品种与酸枣嫁接后当年就可以挂果,而且品质口感与内地产品迥然不同,骏枣大如鸡蛋、灰枣颗粒稍小,但都柔韧香甜,别有风味,大大优于内地产品。但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将30多万亩大量红枣销售出去,的确是个巨大的难题,几十年在乡村担任领导的温宿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段玉泉深知,农民一旦面临“卖难”,犹如遇到了一场灾难。而且,红枣市场也呈现出一片乱象,许多红枣布满泥沙灰尘,大小混杂,没有区分等级,收购商乘机压级压价,农民得不到实惠。

    与此同时,在全国乃至北疆各级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的热潮正如火如荼之时,这项工作在南疆尚处滞后状态,当时的温宿县竟没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困难与机遇同在,在段玉泉的倡议下,县社决定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予以指导、协调和开展服务,推进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生产,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

    组建合作社   开拓大市场

    在温宿县,维吾尔族农民占70%以上的比例,语言不通,动员工作难于开展。县社对此采取了先组织乡镇村干部及党员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与章程,然后通过他们再向农民进行宣讲,经过艰苦细致的努力,先后在温宿县成立了“太阳红”、“红太阳”、“金太阳”等12个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4个合作社县供销合作社参股加盟,入社社员达到3000户。佳木镇吐曼村全部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辐射周边10多个行政村,带动全县80万亩林果业的发展。2012年,县供销合作社又筹资3600万元,其中,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与阿克苏地区供销合作社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支持,修建了4座彩钢结构的红枣加工厂,原本带有沙尘的红枣,经过流水线清洗和干燥流程,外观红亮,而且将红枣进行了分等论级,并分级论价,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这四座红枣加工厂的加工能力是2.4万吨。在红枣收购季节,加工厂敞开收购合作社社员的红枣,并陆续投放市场,2012年秋季,太阳红果业合作社社员的700多吨红枣全部进行了收购,解决了果农卖难的困扰。

    3年来,县社带领合作社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大型商品交易会,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州、沈阳、江苏、浙江、山西、山东等地,销量已经超过4000吨。2012年,温宿县供销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3亿元。去年,该县社被评为新疆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在阿克苏地区8县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效益考评中评为第一名,县供销合作社引领创办的太阳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