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金榜样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党胜利
江西省吉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 邓小飞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戚建刚
江苏沭阳农村商业银行沭新支行大堂经理 卢成成

 

铿锵玫瑰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党胜利

  “作为农信人,我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为早日组建成石龙区农村商业银行而努力。”

    弹指一挥间,党胜利调任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职务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多里,在主导产业煤炭资源停业整顿、涉煤企业几乎全部停产、极度滑坡的经济形势下,石龙区联社业绩却逆势而行,截至 5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9.97亿元,较去年8月以来净增1.79亿元。创造这一佳绩的决策者就是巧走妙棋、带领该联社的石龙区联社理事长——党胜利。

    石龙区地处平顶山西部浅山区,20年前,这里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煤海之乡”,煤炭行业的兴起曾给该区联社带来过辉煌。但近两年来市场萧条,特别是煤矿停产整顿、资源整合,产业结构单一的石龙区经济陷入了低谷,石龙区联社各项业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12年8月,党胜利就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走马上任石龙区联社担任理事长。

    认清好形势,果断定决策。针对当时存款急剧下降的严峻形势,党胜利并没有怨天尤人,她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统一思想,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石龙区联社已到了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口,作为农信社的一员,“我靠农信社生存、农信社靠我发展”。很快,全社上下呈现出了“不怕困难攻难关、你追我赶比贡献”的局面,三个月就吸收了存款4900万元。

    为解决部分员工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推诿扯皮、背后埋三怨四的思想问题,该联社又不失时机地在全辖开展了“我骄傲,我是石龙信合人”演讲征文活动,从基层选拔了20名余职工,进行了“石龙信合是我家,我为我家做贡献”演讲比赛。活动大大唤醒了员工的主动意识,发掘出他们的潜力。

    走出去学习,带回来经验。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党胜利意识到要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借鉴先进管理模式,不致于在下一步组建农商行工作中走弯路。2013年伊始,她就组织该联社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不定期派员工外出考察学习各地先进管理经验。5月,组织中层干部先后外出实地考察学习、研讨会取经,回来后以谈见闻、讲感受、作报告的方式,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传授给其他员工,带动了全社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

    提高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增强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力、凝聚力、协调力,该联社组织140余名干部、员工先后进行了三期拓展培训。作为联社一把手,党胜利专门到场与员工一起参加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她的参与给职工带来了很大鼓舞。短暂的培训结束后,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一要发扬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快石龙区联社的发展;二要增强协调意识,每个员工和部门的分工不同,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要相互关爱,农信社每个成员,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敬;四要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中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屈、敢挑重担;五要增强组织纪律性,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信社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宣传为载体,提高知名度。石龙区经济不景气,金融行业竞争尤其激烈。因此,党胜利与地方政府部门及时沟通,组织召开了“三大工程”业务推进会,为石龙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农信社金融服务向街道和村组延伸,要以“金燕快贷通”为抓手,全面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同时,要求联社上下真抓实干,做好信贷服务、助农取款等各项金融服务工作,把金融服务和金融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百姓了解农信社为他们提供的各项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作为一名资深农信人,党胜利任劳任怨,始终用顽强的毅力迎战艰难险阻。她的信念、热情得到石龙区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12年度她个人被平顶山市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平顶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本报驻河南记者 李进富 通讯员 李新伟


拼命三郎

江西省吉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 邓小飞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哪怕还有一丝希望,都绝不能放弃。”

    邓小飞,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以来对外招聘的首批大学生之一。8年时间,让这个初出校门的懵懂青年成长到而今的信合高管,成为江西省联社“长期业绩决定升迁”先进绩效理念的典型受益者。他的成功源自于对“信合梦”的执著追求,两个经营不善的网点在他的有效管理下重焕新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忽略了它破土挣扎的努力。在邓小飞看来,爱岗敬业是实现梦想的基础。2009年的敦厚信用社资产质量差、历史包袱重、经营环境恶劣,几任主任都未能打开局面,是吉安县辖内典型的困难社。该县联社领导也是愁在眉头、急在心头,连续找了几名经验丰富的老主任谈话,可他们都打了退堂鼓。

    最后,县联社领导决定启用新人。一天,该联社理事长突然找到邓小飞谈话,希望他能挑起这个担子。邓小飞乍接到任务,既感动于县联社党委的信任,又对即将接手的这个全社不良贷款率高达40%、个别自然村不良率超过75%的“烫手山芋”倍感压力。

    但邓小飞没有被这些数字压垮,而是摸情况、找症结、想对策。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凌晨5点,当家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坐上开往敦厚的首班公交车,带领信贷人员逐村、逐户敲醒睡梦中的不良贷款户。

    公交司机老张说:“起这么早去敦厚的只有菜贩子,没见过像你这么拼命的人。”他笑而不答。老张师傅有所不知,在邓小飞的心里,哪怕只是收回100元不良贷款,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都让他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有员工不理解:“邓主任,这些贷款又不是你发放的,何必这么较真去得罪人啊?”他严肃地批评道:“如果‘新官’都不理旧账,那谁又能给我们明天和未来呢?”

    经过半年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年年底,敦厚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净下降232万元,下降比例达27%,其他各项工作也随之打开了局面。

    2010年初,吉安县联社营业部存款大幅滑坡、客户营销不力、员工士气低落。在联社领导的信任下,邓小飞再一次担当“消防员”。当时恰逢各家银行都对吉安县城北新区征地资金这块“香饽饽”展开公关,由于部分村民在信用社有不良贷款,担心征地款会被扣还贷款,就散布谣言说资金存信用社不安全,这种说辞还得到了部分村干部的传播,一时间,邓小飞和同事的工作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眼看这笔资金就要落入他行,是继续争取还是放弃?邓小飞选择了前者,不断给自己和同事们鼓劲:“‘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哪怕还有一丝希望,都绝不能放弃。”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敦厚镇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都出现邓小飞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做解释、讲道理、解政策,几天下来,他们嘴巴都打起了血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600余万元征地资金全部存入信用社。员工们也一扫过去懒散、消极的工作态度,各项业务发展终于驶入“快车道”。

    邓小飞对工作的绝不放弃还体现在勇于创新,努力为客户解决问题。曾经有一位客户邹某在信用社办理了10万元房屋抵押贷款用于创业,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市场的误判,赔得血本无归,老公也因此离家出走,她不得不靠做保姆维持一家人生计。眼看她唯一的房产也将被拍卖,邓小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清收方案:将她的房产部分出售,房款用于归还贷款,另一部分保留自住。

    为了实现这个设想,邓小飞一次次到房产局交涉,房产局终于同意将其房屋进行产权分割,部分买卖。看着邹某没有因为还款而流离失所,信用社资金也没有受到损失,他倍感欣慰。

    付出总有收获。邓小飞曾先后5次荣获县联社先进工作者,还被江西省联社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周 磊)


大胆改革家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戚建刚

   “ 一定要变!有困难我解决,有风险我承担。”

    六年间,戚建刚带领山东省沂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现了最为华丽的转身,从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大难”发展成为一家各项指标均已达标、正处审批过程的准农商行。

    2007年7月,戚建刚调任沂水联社理事长。上任后,当时年仅37岁的他,怀着满腔热情对沂水联社所有网点进行了实地摸底调查,结果却令他怵目惊心:摊子大、底子薄,人员多、素质差,不良贷款占比逾40%,经营效益差……不仅如此,信贷人员“吃拿卡要”的违规现象尤为严重。

    沂水联社的经营管理体制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刻,戚建刚知道,此时的改革必然会损害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其过程也势必阻力重重,异常艰难。但不良之风不去,清廉之风不正,沂水联社的发展速度将步步衰退,近700名员工的前途也将毫无保障。“保守还是变革?”看似简单的二选一,其意义却截然不同。

    “一定要变!有困难我解决,有风险我承担。”戚建刚言出坚定。针对当时的形势,他面对现实,立足长远,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的发展规划。

    从2008年起,他首先立足于改变员工思想,大胆启用年轻员工走上管理岗位,不断提高岗位价值,强化爱社教育、警示教育,加大对违规放贷的查处和惩罚力度。一次党委会上,该联社研究处理了15名违规贷款责任人,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令员工不敢再违规。

    但在改革过程中,被触动利益的人按捺不住了,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对戚建刚施加压力,甚至有部分下岗员工到他办公室寻衅滋事,或通过电话、短信对他威胁恐吓,但他顶住压力,坚持改革,毫不动摇。短短两年时间,违规放贷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升,各项业务也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

    2012年初,在夯实改革发展的基础后,他又提出了“六大突破、六个提升,一个强化支撑”的发展思路,为沂水联社谋求更高层次的创新突破。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利润的摊薄,戚建刚改变以单一放贷收息的经营策略,采取“多条腿走路、多渠道赢利”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票据业务,拓宽资金营运渠道,实现票据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全面提升了资金营运效益。

    紧抓业务发展的同时,他同样注重员工队伍的梯队建设。在与年轻大学生员工的交流中,他经常讲:“要改变‘遇到问题绕道走,见到问题就趴下’的思想观念,工作要按部就班,不能盲目去做、被动去做,多动脑、积极主动,要有‘一天不作为,难过三天’的心态。”

    六年的蜕变,沂水联社存款余额达121.15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82.66亿元,贷款余额达91.27亿元(含核销),较2007年底增加61.25亿元,存贷规模均较2007年扩增3倍多。2012年,在全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排名中,沂水联社名列发展能力指标第1位、综合实力指标第27位,上述两项指标均列全市第1位。此外,该联社还被银监会表彰为“双百竞赛”先进集体,被山东省联社授予“省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曹 蒙 刘美彩)


微笑大使

江苏沭阳农村商业银行沭新支行大堂经理 卢成成

    “大堂经理的工作其实就是服务工作,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为不同客户提供最有效、最优质、最需要的服务,让客户动心而来,满意而归。”

    走进江苏沭阳农村商业银行沭新支行营业厅,一眼就能看到大堂经理卢成成那发自内心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这个90后的大男孩,阳光、朝气,笑起来亲切自然。

    对此,他说:“我们每天面对不同的客户,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首先要大方得体,而最重要的就是发自内心最真诚的微笑。”每天从接待第一位顾客到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卢成成始终保持着这自然的微笑,让每一位客户都感受到他的真诚。

    热情接待每一个客户、详细解答客户的每一个问题、尽力协调每一个事项,用热情真诚的服务打动每一位客户,这是卢成成的人生信条。卢成成从做大堂经理的第一天起,就以十足的热情投入到为客户服务中。对待工作,他总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接待引导、解答咨询, 几年如一日的笑容,绝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源自于他积极的人生观和对待工作的一腔热情。

    家住沭城镇中华小区的司大爷是一位残疾人,无儿无女,每月15号都会一个人坐着轮椅来沭新支行领取低保。每次一见司大爷,卢成成立刻上前帮忙推轮椅,安顿好司大爷,又手脚麻利地为其填单、签字、领钱,最后再小心翼翼地将司大爷送到大门外,临走还不忘叮嘱一声:“司爷爷您走好了,路上小心。”司大爷打心底喜欢这个热情开朗的孩子,逢人就夸:“小卢这孩子好啊,工作认真负责,服务热情周到,多亏他帮忙,要不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一直以来,人们常抱怨银行排队时间长,尤其一些老年客户,不会使用自助设备进行操作,只能在大堂内等候叫号,既浪费了时间,也增添了怨气。而作为大堂经理,卢成成尽最大的努力服务好客户。

    有一位常来办理业务的王阿姨,每月26日都要到柜面领取退休金。有一次卢成成通过和王阿姨的交谈,得知王阿姨和老伴以前是在海南工作,退休后回老家沭阳,她的卡是海南农商行的卡。由于农信系统的卡是全国通用,且无手续费,卢成成就引导王阿姨到自助设备上去取。王阿姨看了小卢一眼,有点不放心地说:“报纸上说里面会取出假钱的。”小卢赶紧诚恳地对王阿姨说:“您放心,不是您想的那样,要是您不放心,我可以帮您取。”在卢成成的帮助下,王阿姨很快取出了2000元钱。

    看到这么快就办好了业务,而且不用排队,她非常高兴,感激地说:“小伙子,你的服务真周到,谢谢你。”

    在沭阳农商行沭新支行的客户留言本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留言:“谢谢小卢,他的服务太好了。” “谢谢大堂经理卢成成,他对待客户很热情。” “真没想到你们农商行服务这么周到细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些都是客户在办理业务中,对卢成成发自肺腑的赞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凭着对工作执著的热情、对岗位深厚的感情,卢成成用真情打动客户、以诚心结交客户、用娴熟的专业知识服务客户、以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感染每一位客户,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胡玲玲)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