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0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灾后重建 信合“先锋”在行动


 

先锋\

慈溪农合行:建立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本报讯 为帮助受灾户恢复生产,浙江慈溪农村合作银行从资金支持、服务保障两大方面着手,为受灾户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资金支持。

    该行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受灾情况调查和金融服务需求调查。

    提供信贷支持。一是切实加大对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救灾类贷款金额3.87亿元,涉及386户受灾户。二是对因灾不能按期还款的农户,按照有关规定优先考虑予以展期。三是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受灾户,适当下浮利率予以支持,减轻受灾户的融资成本。四是协助受灾户做好政府补助申请和保险理赔工作,积极帮助受灾户开展自救,减少损失。

    建立服务保障。一是在相关条件下,改进对受灾户的贷款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和限时办结服务制度。二是在有效防范风险和维护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上门服务。三是提高临柜服务水平,对向灾区捐款的客户不收取任何汇划手续费,并开辟单独的营业窗口进行接待,在营业大厅张贴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注意点以及台风天气注意事项等温馨提醒,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该行还积极开展志愿救灾活动,一方面发起倡议,组织青年员工前往受灾严重的地区开展志愿清扫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参与捐款捐物,目前共捐助资金物品计29万元。

    (张 杰 柴立金)


先锋\

东山农信:积极发放灾后生产资金

    本报讯 第十九号强台风“天兔”,给毗邻汕尾的福建东山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全县渔业和农业损失达7.5亿元,沿海渔排、渔塘、虾池和网箱被洪水冲垮。

    东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安排信贷员深入养殖场、渔塘、虾池实地查看,上门了解情况。各营业网点均建立灾后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送贷上门,现场办公,简化手续,缩短办理时间,为受灾农户提供利率优惠的“富农宝”、“农易贷”等紧急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

    陈城镇岐下村农户陈建镇,海里吊养鲍鱼100格,80万粒半成品,这次受“天兔”影响损失过半,东山联社按优惠利率给予“农易贷”授信10万元,申请贷款的当天下午,陈建镇就领到了灾后生产资金贷款。

    截至目前,东山联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000多万元,已有783户受灾农户得到信贷支持,确保了灾后重建及渔业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

    (沈 莲)


先锋\

台州路桥农合行:备足资金 开辟通道

    本报讯 受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水影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部分农田积水严重,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842万元。为了帮助受灾农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迅速恢复正常生产,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积极采取措施,充当抗台救灾“急先锋”。

    领导带头,深入调查走访。该行董事长、行长亲自带队深入了解灾情,并组织信贷人员到田间、进农户,及时掌握辖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大户及广大农户受灾情况,客观分析和预测受灾资金的需求总量、贷款投向及其变化情况,做到情况早调查、需求早掌握、资金早安排。

    备足资金,开辟绿色通道。安排2亿元专项救灾资金用于受灾群众恢复生产,优先支持购买排水设施、晚稻收割及烘干设备、秋冬季农作物种子、农产品仓储设施等资金的需求。同时,坚持受灾农业和农户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服务优质的原则,为广大农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全面推行“阳光信贷”,切实简化贷款手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把信贷资金送到受灾农户手中,确保不误最佳补种抢收时机。

    以农为本,出台服务承诺。该行坚持履行如下社会承诺:对已有贷款的农户,保证不因灾提前收贷;对确有还款困难的贷款户采取贷款展期、分期还款等措施,缓解其还款压力;对持“贷款预授信通知书”来办理业务的农户绝不因贷款指标问题延缓放贷;对5万元(含)以下小额贷款在符合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普惠信用贷”产品,减少农户需要找保证人存在的困难;对种植、养殖户因采取补救措施产生的临时性资金需求快速审查、快速放贷,并适当追加授信额度;对受灾农户按规定采取代交借意险和减免印花税等惠民措施,对规模以上农业种养大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利率在原优惠基础上予以继续下浮。

    加强沟通,搭建救灾桥梁。该行主动与地方政府、村居和农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本地区灾情和政府相关政策,把握信贷投向。认真做好舆情监测和正面宣传工作,把各项金融服务政策和具体措施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受灾户。落实人员建立受灾户“一对一”联系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受灾户情况,营造“向上反映困难、向下了解政策”的氛围。

(张晓赤)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