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社应在养老服务业抢占一席之地
□本报首席记者 米雅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高度关注。根据意见,该问题的解决,不仅事关破解养老难题,还将会为拓展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养老一直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拓展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养老长期处于试探性的、零散的、 不成体系的状态,这一意见的出台释放出来的养老行业的利好消息,为全系统全面深入地参与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此次意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养老工作要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这就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养老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事实上在这之前,很多地方的供销合作社已经把养老服务纳入到当地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中,并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早在2006年,在山东荣成市滕家镇孔家社区服务中心,就有供销合作社系统创办的养老院;河北定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供销合作社主办、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在搞好供销合作社传统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养老院、幼儿园等社会公共、公益服务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地方供销合作社在养老服务业上有所进展。但总体说来,之前政策的不明确,使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养老工作一直没有大踏步前进的动力,没有放开手脚的氛围。

    此次的意见出台不仅可以使系统一些因政策不明朗而犹疑不决的人和集体放下思想包袱,对在养老服务上已经有所实践的单位来说应该更加坚定在这方面的发展。因为意见同时明确提出要发展养老产业链条,发挥养老对上下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要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并在各方面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给予种种优惠。对拥有完整的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的供销合作社来说,具有把具体的养老工作与产业链结合的载体,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既帮政府分忧,又进一步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应该借此机会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养老工作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全面结合起来,一方面促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业务进一步升级、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通过养老工作也进一步增加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经营能力。总之,供销合作社参与养老服务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应该抓住这个既能服务社会又能壮大自身的好机遇,在养老服务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