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0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三化”促发展 创新服务塑形象
□ 河南省范县天灌米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崇杰

    河南省范县天灌米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范县供销合作社依托县社控股企业天灌米业公司带动农民共同出资组建的,以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成立以来,围绕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以技术为支撑、以龙头为带动、以服务为纽带,走出了一条科学种植、惠农富民的新路子。目前,合作社有入社农民1200余户,带动农户6400余户,资产总额1.28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润750万元,“天灌”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标准化生产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专业合作社通过依托天灌米业公司,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全县9个稻区乡镇大力推广标准化水稻种植,实行订单农业,吸纳农户自愿加入,统一管理。目前,专业合作社发展标准化稻米生产基地10万余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3,年生产优质稻米达5万吨。

    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合作社制定了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机械种植、统一管理、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浇水、统一收获、统一回收,并在原粮收购、产品加工、运输贮藏、市场营销等环节强化监控管理,促进标准化生产经营,确保产品优质安全。

    此外,合作社通过依法、自愿的原则,流转土地5250亩,建立了水稻科技示范园,实施机械化种植,从平整土地、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和入仓全程实现机械化。通过土地流转,不仅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耕作,也实现了助农增收。仅拔苗、背苗、栽培等几项,农民手工每亩需200元,而改用机械化耕作后,每亩成本只需40元,5000多亩节省资金80多万元。

    品牌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先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2013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注册了“天灌”牌商标。为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建成了先进稻米加工生产线2条,仓库16座,年加工能力和储存能力达8万吨,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化链条。

    合作社广泛设立网点,通过在郑州设立办事处,并以郑州为中心,形成了郑州—武汉—长沙、西安—兰州—西宁、广州—东莞—深圳、南京—上海—杭州、石家庄—长治—太原、大同—呼和浩特—包头的6条线18个点的销售网络。同时,在各大中城市设立区域经理负责产品的销售,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牌子叫响,黄金万两”。合作社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宣传。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提高消费者对“天灌”大米的认知。产品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博览会和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等荣誉,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大为提升。

    延伸化服务增强带动农户能力

    合作社长期与台湾桃园农会、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农学会、濮阳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探索适宜范县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及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目前基地及周边地区98%以上的农户已经掌握无公害种植技术。推广“麦田超高茬套稻技术”,把稻种与湿泥土混合在一块,搓成小粒,直接撒到麦田里,减少了农户种植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合作社建设了技术培训与现代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培训中心,拥有200平方米的标准化教室,15名技术人员,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设备,常年聘请市农技站和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对农民和社员开展选种、育秧、整平地、插秧、灌排水、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储存等环节的技术培训。2009年以来共举行各类培训、现场指导近100期,参训人数2万余人次,发放科普书籍4万余册。

    针对农民卖粮难、储粮难等问题,合作社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粮食银行”,利用自身储粮设施和储粮技术解决农民储粮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为农民提供粮食代储、代加工及农产品兑换服务。农民生产的稻米存在“粮食银行”,可以随时取兑现金,每市斤比取兑时市场价高一分钱。同时,农民稻米存在“粮食银行”,还可以获得一定利息。截至目前,合作社通过粮食银行存粮4.6万吨,使农民增收860万元左右。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储粮难的问题,帮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以往合作社收购稻米进行加工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而通过“粮食银行”,解决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难题,使合作社可以将资金更多投入到设备更新、扩大规模、远途运输销售等方面,促进了合作社加快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