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陈习祥的16个小时
——记安徽省六安市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横塘信用社信贷员陈习祥
□ 本报记者 李 阳 文/图 通讯员 李乃齐 黄绍刚 马贤勇

早上5:30 陈习祥为老父亲生火做饭。
上午11:00 陈习祥去贫困大学生王鹏家提醒他提交助学贷款申请。
下午14:00 陈习祥到当地海绵厂做贷后检查工作。
晚上19:30 陈习祥在农信社核对农户的贷款资料。

 

人物档案:

    陈习祥,男,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横塘岗镇人。1983年参加信用社工作,在横塘信用社先后担任出纳、代理会计和信贷会计,连续5年被评为信用社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共发放的贷款累计达到5400余户,2万余笔,累放金额3亿余元,发放面占全乡总户数的90%以上,且无一笔贷款形成损失。

  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陈习祥照常醒来,已过天命之年的他早早地来到老父亲的家中,为老父亲生火劈柴、挑水做饭。80多岁的老父亲对陈习祥不能时常陪伴他有些不满,“一天不见个人影儿,就连过年过节也不在家。”陈习祥憨憨地笑:“没办法,每天跑农户家,工作忙得很!”

    早上七点半,陈习祥骑着已经是换了第四辆的摩托车来到农信社上班。由于深处地形特殊的丘陵地区,曾经因为骑车路滑而摔断了胳膊,后来只要碰到冰天雪地、雨天泥泞的恶劣天气,陈习祥都只能徒步下乡去农户家。今天天气不错,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陈习祥乐呵呵地和乡亲们打着招呼。

    不到九点,陈习祥已经简单扼要地完成走访客户的所有准备工作,把借款单、贷款单、催收贷款通知单等各种票据放到他的背包里,便匆匆赶往横塘镇金辉农资门市部。

    “陈会计来了!不好意思,又让你亲自跑一趟,这几天太忙,正想着过几天到你那的。”

    “客气啥,顺道就过来了,看你又进了新货,生意不错。”

    刚走到门口,陈习祥就和金辉农资门市部经理祝治取聊了起来,一阵寒暄过后,两人说到了还贷款的事,陈习祥的表情严肃起来,话语也严谨起来。

    “偿还贷款的利息已经算好了,我再帮你核一遍,没问题在这里签字就行。”陈习祥一边指着表格,一边敲着计算器,为祝治取重新核算还款额和利息。

    核对好金额,陈习祥还不忘提醒一句:“你最近生意不错,可以考虑多还一点贷款,又能省下不少利息。”

    “好,等明天再进批货,我看看还能还多少。”祝治取感激地拍了拍这位老朋友的背。

    两人正聊着提前还贷款的事,碰上村民朱荣会来买农药。一看见陈习祥正在店里,朱荣会格外高兴,快步走上前拉住陈习祥,问完他家里人最近的情况,紧接着又和他商量起申请贷款的事:“我看老李家搞养殖收入不错,我家也买点好的品种,你看能行不?”

    原来,朱荣会也是陈习祥的老朋友了,他的三个儿子曾经是村里有名的“光棍”,家里一贫如洗,没有女孩愿意嫁到他家,三十多岁了都还是单身汉。

    陈习祥帮助朱荣会家办理了贷款,购置了拖拉机,春耕、秋收时节帮人“代耕”、“代收”,第二年就挣了7800元,还隔三差五就来串串门,问问情况、出出主意,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提亲的人也多了起来。现如今,朱荣会的三个儿子都娶妻成家。

    看看时间不早了,商量完事陈习祥连忙向朱荣会和祝治取告别。从农资店出来,陈习祥准备再去一个贫困大学生家里看看,又快开学了,陈习祥惦记着这家人。

    上午十一点多,陈习祥赶到申请了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王鹏家中。

    “上学期成绩怎么样?每月生活费够吗?学校的伙食好不好?”刚一进屋,陈习祥就是一连串的问题。

    王鹏的家庭是由两个离异家庭组成,父亲在外靠当刷漆工养家糊口,继母常年卧病在床,他还有一个比她小几个月的继母带过来的妹妹。

    他和妹妹去年都考上了大学,本是双喜临门的好消息却让这个贫困的家庭犯起了难。

    听说此事后,陈习祥主动上门帮王鹏办理了助学贷款,圆了两个孩子的大学梦,自那之后,再见了面,王鹏和妹妹就都喊他“陈舅舅”。

    陈舅舅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让王鹏深有感触。

    “每个学期开学前,他都会提醒我交贷款申请,我的学费从没延误过。”

    下午两点,陈习祥饭后没有午休就匆匆赶到东岳海绵加工有限公司做贷后检查。这家公司如今已是横塘镇规模较大的一个小微企业,为当地税收做出不小贡献。

    公司总经理张刚3年前一直都在广州做海绵生产加工生意,陈习祥了解到本地海绵厂较少,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就主动找到回家过年的张刚,建议他回乡开办工厂。

    陈习祥的一番分析,让张刚动了心。

    “当初听陈会计的太对了,现在海绵市场特别好!还能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啊。”说起陈习祥当年出的点子,张刚赞不绝口。

    陈习祥和张刚一见面,便相互拍着肩膀亲切如故,你一句我一句地开着玩笑,可一走进办公室开始做例行的贷后检查,陈习祥严肃起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认真翻看着企业提供的材料,一项一项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是冲着陈会计这个认真劲儿,我才下定决心投资办厂的。”张刚说。

    去年,张刚扩大厂房规模,向农信社贷款100万元。虽然深知海绵市场很好,但陈习祥一点也不大意,无论是市场考察、还是贷前、贷中、贷后检查都下足了工夫。

    “市场前景好只是一方面,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产品质量、销售渠道也都很重要,一下贷这么多钱,万一赔了怎么办,我可得为他、为农信社都把好关!”陈习祥说。

    “陈会计这人最大特点就是认真谨慎,别看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工作起来自己的原则一点都不马虎,虽然我们是老朋友了,可贷款数额的多少可得琢磨半天呢!”张刚看似玩笑的话语,却说出了陈习祥那份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

    正说着,陈习祥又开始逐条核对一个月以来工厂原材料的进出库情况,这就花费了他两个小时的时间,随时有疑问,他都会详细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

    对厂区货物的摆放他都仔细查看,一些细小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贷后检查做细做好了,风险自然就规避了。”陈习祥说。

    工厂的贷后检查完毕,已经是傍晚6点多了,天空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本来就不好走的丘陵地也变得泥泞起来,陈习祥放慢了摩托车的速度。

    回到农信社,陈习祥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还要做工作笔记,一天下来走访客户的情况、贷后检查情况他都要清晰地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工作的开展。正是这个良好的工作习惯,让他对横塘镇的每一家农户、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都了如指掌。

    吃过晚饭,陈习祥还是不闲着,又要赶到一个农户家催收贷款。很多农户白天都在外面干农活,傍晚才回去,所以走访农户的工作,陈习祥一般都安排在晚饭后来做。

    “对农民而言,日子过得好起来,就是最幸福的。我的贷款户们日子越过越好,每个家庭都和从前很不一样,他们很幸福,我也很幸福。” 在去往农户家的路上,陈习祥笑呵呵地说起工作三十年来的幸福感。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