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四位一体” 打造全新供销社服务理念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探索农业服务实践纪实
□ 本报记者 张成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务农劳力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青壮劳动力持续向第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村有效劳动力的不断下降,时刻考验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山东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向现代农业转型时,农业的发展方式、投资方式、经营方式正在发生重化,为新时期供销社为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突破常规、打破界限、转变思路,积极争取市、县党委的支持,与村两委密切合作,将供销社单纯的供、销服务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领域之中,通过构建基层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四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新机制,实现供销社与农业农村新的结合,既解决了农民打工与种地的矛盾,实现助农增收的目的;又开辟了供销社自身发展的新天地,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位一体”

    助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实力较差、服务能力较弱的现状使得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步履艰难,供销社发挥与农民群众联利连心的优势,带动领办的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主动与村“两委”对接,加快四方合作共建服务中心、共建发展项目、共建组织体系,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了多方共赢。

    “和供销合作社建立联系的最大好处就是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村‘两委’的工作比过去好干多了。”在临沂市莒南县道口镇曹家庄子村的社区服务中心,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洪凯如是说。其实,李洪凯除了是曹家庄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外,还是曹家庄子村洪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同时还经营着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李洪凯说,他当党支部书记已经9年了,和供销合作社合作将近6年,在这6年中,通过和供销合作社共建发展项目,曹家庄子村快速发展了起来。以前我们这里农民普遍采用的是低效大棚种植蔬菜,虽然投资小但是效益不高,每年只有1万元的收入,在和供销合作社合作后,供销合作社帮助我们引进高效大棚种植蔬菜,虽然投资大但是效益很高,现在每年收入能够达到5万元,农民得到了实惠。村级组织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有钱为村里开展公共服务、发展公共设施,改善村民的福利待遇,自然广大村民全力支持村两委的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有了保障。

    莒南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庄军良说,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方面,供销合作社要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只有自身具有实力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有完整的服务网络,只有网络完整才能将服务传递到位,而供销合作社两大传统网络的优势正好适合。有了这两方面的条件,再通过整合村级组织、合作社为农服务事项,将它们纳入供销社服务平台,让农民群众直接享受到生产、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同时发挥供销社的服务优势与村“两委”的组织优势、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和资金互助组织的资本优势,通过在农村组织实施建基地、建合作社、建市场等共建项目,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空间和领域;此外,通过交叉双向任职方式,鼓励基层供销社、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的专业人员到村级组织任职,鼓励村级组织的优秀干部到基层供销社及其领办的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任职,交流培养眼界宽、懂经营、能干事的干部和人才,为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这样,既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找到了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抓手,也促进了供销社组织体系向农村基层的延伸覆盖。

    “四位一体”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现代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服务规模化更需要这些主体的支撑。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构筑“四位一体”机制,带来了资源,扩大了发展空间,为加快社属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全省借助“四位一体”推进网络和服务延伸,大力发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流通加工等各类龙头企业,从生产、加工、贮藏、营销、科技、信息、融资、保险等多个方面,为推进服务规模化提供支撑。

    曲阜市供销合作社着力抓好康利源面粉公司和双联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康利源面粉公司,是全国总社和山东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供销合作社的支持推动下公司成立了永康小麦面粉专业合作社、康利源运输专业合作社,领办优质小麦基地1.1万亩,发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3万亩,并与基层社及专业合作社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合同,辐射带动普通小麦种植17万亩。2012年公司总资产达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6亿元、利税1926万元。全力推动双联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近年来升级改造农资连锁经营核心店36个,已发展为拥有农资配送中心、测土配方服务中心、农产品安全监测服务中心、庄稼医院、鲁农葡萄专业合作社、金满屯果蔬专业合作社、上禾农业发展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的大型农资龙头企业。两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方面影响作用日益显现。

    临沂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近年来主要扶持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该企业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供销社主办、多方合作、市场化运营的方式。目前拥有3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47处标准化种植基地,先进的仓储和配送设施以及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3个联合社下设1162家合作社,其中:蔬菜合作社846个,果品合作社210个、养殖业合作社106个。今年5月,在以交易中心为运营主体,临沂市人民政府举办首届“山东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上,交易会共吸引本地参展商1200余家、外地采购商800余家,签订2013年供货合同187份,供货金额5400余万元,签订长期合作意向书152份,金额达3.6亿元。

    “四位一体”

    构筑资金互助新形式

    资金短缺或不足一直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现代规模化农业的瓶颈之一,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依托“四位一体”合作,积极鼓励发展面向农业服务规模化的资金互助,通过资金在内部环节的有效流通,解决合作社参与服务规模化的前期资金投入难题,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8年以来,济宁市供销合作社按照“将信用合作真正融入农民的生产经营之中”和“推进生产流通信用合作综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逐步涉足金融服务领域,努力探索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开展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2008年,金乡县羊山供销合作社在全市供销社系统率先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当年吸纳社员50余人,为社员提供融资服务100余万元。几年来,金乡、邹城、鱼台、曲阜等几个县(市)供销社相继组建了37个资金互助社,累计为农民社员和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提供资金互助、投资担保总额2.5亿元。二是搭建为专业合作组织服务的融资平台。邹城市供销合作社立足于为全市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服务,于2009年出资成立了金利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担保投资公司,当年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及农村经纪人提供担保投资服务20余笔,融资金额近1000万元。

    “四位一体”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

    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最核心的任务,在当前“四化”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服务规模化成为我国人多地少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山东省部分基层供销合作社透过“四位一体”新机制,加强为农服务力量整合,拓宽农业服务范围,充分发挥供销社与村“两委”、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的联合优势,由基层供销社与村“两委”共同组织农民成立种植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加、销等环节实行全程托管或针对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半托管服务,通过“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形式发展农业服务规模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济宁市汶上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开发出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使得服务深度不断延伸,服务层次不断提高。其中,义桥供销合作社领办专业合作社,主动吸纳房柳村村委会、农机手和种地大户入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受益权的全程托管服务,通过发挥社属企业农资联采直供、机械购置整合和村“两委”组织农民、整合土地的优势,采取市场运作、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办法,进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不仅增加了15%的种植面积,而且推广了新品种和节水喷灌、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等新技术。郭仓供销社推行“一卡通”服务,农民将粮食存到供销社,可凭代存卡在供销社购买各类商品、享受各项服务,以信用手段将农民与供销社密切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探索建立“粮食银行”……。

    梁山县供销合作社在实践农业服务规模化中,以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村级党组织为保障,借助资金互助的力量,联合涉农企业、包地大户等,对农民零散地块进行统一托管服务,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管理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向农民收取低于同期市场价格的服务费用,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状态下,完成农民托付的各项服务,通过参与土地托管相关专业合作社盈利分红及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80个村已完成土地托管、流转面积53445.9亩,其中能够增加集体收入的32722亩,增加村集体收入172.05万元。

    临沂市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王伟志说,莒南县道口供销合作社在推广农业规模化服务中,联合山东开远农产品公司、村两委吸纳210户农户组建了道口乡水稻专业合作社,并带领农户积极开展示范田和良种繁育工作,先后引进了适合当地的水稻新品种大梁202号和软盘育苗、机械化插秧、收割等技术。通过新的育苗、插秧技术不但节省了育种的土地,而且提高了插秧的速度,机械插秧机一天可以插50亩,等同于100个熟练工人一天的插秧量,每个工人一天费用要200元,而用插秧机每亩连苗的成本仅为220元。可见,通过规模化服务,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质量。

    庄军良说,服务规模化的重点在于要把服务体系延伸到田间地头,把服务内容覆盖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不仅要加强耕、种、管、收等产中服务,而且要改善农资供应等产前服务,更要拓展延伸贮藏、加工、销售和品牌培育等产后服务,努力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服务。通过规模化服务,在大田中推平垄背、推广良种、宽幅精播、测土配方、多层施肥、统防统治、机播机收、早播晚收、蜡熟早收(烘干),最终达到突破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