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0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棉收购市场为何“冷清”?


    随着棉花的成熟和采收,棉市却并没有随之火热,加之今年国家对棉花收储政策进行细节上的改动,对收储棉花的质量要求提高,因此棉农惜售、棉企观望的态度导致棉市显得有些冷清。

    9月9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全国有13个省(区、市)执行预案,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每吨20400元。今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基本与往年相同,但此次收储重质不重量。棉花收储细则规定,今年籽棉收储范围是白棉1—4级,淡点污棉1—2级。收储棉花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会对棉花交售主体有什么影响呢?业内人士详读新政后表示,最直接的是企业交储的难度加大,预计本年度入储量将小于上年度。同时,收储企业因无法掌握政策要求,并不急于扩大收购量,想等第一批皮棉按新标准检验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收储计划,观望情绪较浓。此外,今年棉农的惜售情绪依然较重,据悉,在江苏大丰等地,有些种棉7—8亩的农户家中已摘存籽棉千斤以上,但八九成农户未售过棉。

    综合分析,农民惜售棉花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棉农知道今年的收储价比去年高,但从今年的内地棉花收购报价情况看,多数地方正3级籽棉收购价8.2—8.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持平略低,农民在等价格上扬;其次,棉农植棉成本有增无减。虽化肥价格稍低于上年,但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较大,涨的多于削的,加上与其它农产品的比较效益,棉农的心理价位在提高。

    对于下一步棉市走势,主产区专业人士表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出台并未对棉花现货价格形成明显的上拉作用,市场反应平淡,震荡格局未改。从产量上看,我国今年整体棉花产量会有所下降,农业部种植业司项宇26日表示,预计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6585万亩,比上年减少近400万亩,预计产量631.5万吨,比上年减少33.7万吨。进口方面也因为中储棉抛储和进口配额的限制两方面原因而少于去年。从目前的形势看,经过两年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国内棉花主要集中在中储棉手中,棉企持棉数量较少,然而随着棉花产量略有下降,再加上今年企业交储难度大,市场流通的棉花将会同比增多,棉花供大于求的形式或将逐渐缓和。收购市场盼价情绪不会立时改变,籽棉价位在小幅上行后,农户会售出首批棉花。预计今年大部分农户的售棉将较为集中,户产二、三吨籽棉的农户至多分三次交售且要视价而行,因而统货棉居多,品质上隐性问题无法改观。

    (锦 桥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