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葛文耀辞职冲击波
上海家化走向何方?


    尽管葛文耀的辞呈已被上海家化董事会接受,但这场内斗风波还远未到结束之时,除了上海家化的管理层和员工,资本市场显然也没准备好。

    受董事长葛文耀因年龄和健康原因申请退休消息的刺激,上海家化在9月18日开盘跌停,持有上海家化的近60家机构投资者也瞬间面临艰难选择。

    日前,上海家化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表示接受葛文耀的申请,并推举独立董事张纯为代理董事长。但资本市场上泛起的涟漪不会就此消停,上海家化内部人士乃至投资者均表示,此事太过突然,上海家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尽管没人知道“后葛文耀时代”的上海家化将何去何从,但回顾上海家化与其大股东平安信托的结合史,不难发现这是一场注定分手的婚姻,矛盾的导火索从“新婚之夜”的入股时就已埋下。

    祸起缘起时

    在一些券商眼中,上海家化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影响其股价的重要因素。一些网友甚至用“引狼入室”来形容葛文耀如今的境况。尽管这种说法在市场分析人士高剑锋看来失之偏颇,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如今的矛盾要追溯到最初的原点。

    2011年11月,在葛文耀的推动下,上海家化集团持续了近一年的股权改制,以平安集团51.09亿元底价获得上海市国资委出让的家化集团100%股权结束,平安当时还抛出70亿元注资等多项扶持承诺。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平安信托用于收购家化的51亿元资金中,有些信托资金这几年要到期。这就造成财务投资者短期资金与长期经营管理者的矛盾,于是平安想卖掉家化集团的一些资产,缓解资金压力,但是葛文耀却反对平安卖掉家化集团的资产。

    而此前,葛文耀曾希望参股海鸥手表但遭平安反对,这也一度成为矛盾公开化的导火索。此外,双方对发展战略的不同看法,也是重要的分歧之一。

    葛文耀认为平安信托背离了之前的承诺,葛文耀希望将家化集团作为时尚产业的发展平台,但是平安后来却希望葛文耀把精力放在上市公司上。

    其实早在2007年,上海家化就提出“打造时尚产业”的战略,按照葛文耀的想法,上市公司将主要发展化妆品主业,而家化集团将作为时尚产业的发展平台。

    在平安成为家化股东后,双方经历了一段蜜月期,不过这段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太久,管理层和大股东在一年后出现了嫌隙。

    今年5月,葛文耀与上海家化集团大股东平安信托的矛盾公开化。5月11日,上海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决议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由家化集团董事、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出任家化集团董事长。

    市场狐疑处

    对葛文耀离开一事,上海家化的管理层和投资者都备感错愕。

    上海家化的中高层员工江燕(化名)得到消息后,心情变得沮丧而又忐忑。一方面,在家化工作多年的她,对老板非常有感情;另一方面,她也预感到这样的消息肯定会引起股市动荡——在此前家化的一次大范围股权激励中,她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银。

    机构和分析人士都认为,葛文耀的离职肯定与平安有关。经历了5月的免职风波后,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郭荆璞就认为,管理层团队与平安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本次葛文耀先生以年龄和健康的原因向董事会申请退休,进一步反映了这个矛盾。”

    持有家化的上海某基金的研究员张帆(化名)表示,在5~6月,双方刚刚和解不久,中报可以看出不少基金都减持了上海家化,直到7、8月份,看到家化形势稳定,又有不少基金增加了对上海家化的持仓。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共有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35家机构合计持有4.79亿股上海家化股权。随着5月风波的出现,上海家化股价随后开始出现下跌,同时,成交量也随之增加。截至6月末,虽然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增加至59家,包括两百多只基金,但合计持有的流通股数量只剩2.99亿股。

    事实上,许多基金出于抄底的目的,在5月风波之后选择加仓。但葛文耀的突然离开,令持有上海家化的近60家机构瞬间陷入困境,资本市场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接班人猜想

    更令市场不解的是,平安选择了独立董事出任上海家化代理董事长。

    张纯连续多年担任上海家化独立董事,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家化内部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人选,我们更关心未来谁是家化的董事长。因为这对员工、代理商、合作伙伴、投资者的信心都有很大影响。”

    “这是紧急状态下的应对措施,要选聘一个外部董事长,需要开股东大会,走程序的话,时间会比较长。”一名券商研究员则表示,这也是家化不想再刺激资本市场,防止股价过度波动的措施。

    在上述券商研究员看来,代理董事长是未来董事长选聘的一个方向,说明大股东方与家化管理层的“矛盾不小”,如果是推选家化管理层团队在董事会中的人担任代理董事长,说明大股东对管理层还比较信任,现在看来未来董事长来自第三方的可能性比较大。

    “平安不具体参与家化的经营,其跟家化的沟通和接触更多是在董事会层面。”前述家化内部人士分析称,“葛总离开前,可能家化的管理层占主导,但是现在可能是‘势均力敌’。”

    据了解,除去葛文耀,家化董事会中还包括吴英华、冯珺、王茁、童恺、张纯、周勤业、苏勇。

    “虽然来自大股东方的只有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童恺一个人,但是显然大股东平安可能对部分董事会成员有较大的影响力。”高剑锋分析,而现在葛文耀退休后,大股东方肯定更占主动权。

    对此,平安信托方面的相关人士表示,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的信息为准。“第三方人选是双方减少冲突的更好方式。”高剑锋认为,如果候选人来自平安,对家化的业务不见得熟悉,来自家化,平安可能会担心难以掌控。

    不过第三方外企的人选,对于有深厚国企文化的家化来说,可能还需要较长的磨合时间。(刘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