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可以听到卖家抱怨,一年利润几十万几百万的,可是问财务要钱的时候,却拿不出来,钱哪里去了?压在库存上面了。
库存积压最直接的后果是资金占用,对库存金额是50万元的商品,月周转2次就是100万元的销售额。如果库存增加1倍到100万元,周转不变,就是200万元的销售。解读出来就是销售能力不变,每个商品都能周转2次,100万元的库存表示商品的种类很多,又能保证动销、呆滞率肯定低。
尽管库存对卖家而言,是一道难以绕过的坎,但通过有效的处理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卖家减轻库存压力,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本文通过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梳理,给出相应的四大处理方式。
呆滞品专区
把自己的呆滞商品,在每个类目里做个二级类目专门卖呆滞品,有时候也可以放一些性能比较好的产品,充当呆滞品,让用户有捡漏的感觉。
呆滞品专区是放能销售出去的呆滞品,不要放不能销售出去的呆滞品,比如“BP机”,这个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了,但是像诺基亚8810放到呆滞区,还是能销售出去的。也可以做独立的专区放在货架上面。
捆绑销售
要根据不同的类目而定,可以和热卖的商品捆绑,例如父亲节卖剩的衣服,在儿童节的时候,捆绑成家庭套装卖。也可以多种呆滞品放一起,然后打折卖,这样的捆绑是商品无关联的较多,比如多种图书捆绑一起大促销。
还有种促销,就是送,只要你给买满一定数额,我送给你,反正就是收那么多钱。
重新上架
换个描述,换个包装就能卖出去的例子很多,重新上架,然后针对另外一个区域推广可能会有好效果,很多人对新品有偏好。还有种做法就是洗白,用的较多的是服装类目,呆滞品直接换个牌子,或者直接说外贸原单进行销售,在网站开辟原单或者类似无名良品的专区销售,针对小资消费群进行销售。
集中处理
大规模处理,很多商品过季了就很难卖出去,比如“BP机”,现在连服务商都没了,很多时候,可能只能当电子垃圾销售。还有早期的一些翻板手机,诺基亚E71之类的,新品一上就销售不出去了,机器的成本在那里,新品的价格和它相当,各种配置主流,这样的老品的销售就可想而知了。
这类商品销货最常见的方式是放到底级市场去买,比如到二线的县市,甚至乡镇,可能3G网络还没有,人们用电话的需求还是通讯为主。不过成本较高,可以直接打包卖给代销商,或者直接到批发市场找代销商。有时候服装业是这样做的,比如去年11·11大促销害苦了做羽绒服的,节日后,所有的服装需求基本满足了,好在到底层市场还是能甩出去的。
以上是库存产生积压之后的一些处理方式,但库存的处理还是要从备货开始,虽然说可以从模型解决问题,但是至少部分不会像原来拍脑袋那么武断了。
做好质检,做好市场调查,紧盯竞争对手也是能减少很多库存,这也是很多时候数据给不出的一些东西。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