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动态


 

苏宁将开设“云店”

    本报讯 9月23日,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在弘毅投资年会上表示,四季度苏宁将在北上广深开设1.0版的互联网门店,并将其定位为“云店”。

    苏宁正试图用互联网技术再造实体连锁,使过去单一销售导向的实体店,向销售、展示、体验、服务综合功能升级。消费者在“云店”购物可以享受到和苏宁易购线上一致的价格,并通过二维码墙及电子价签找寻更多网上商品的信息。

    今年9月,苏宁推出了第三方平台,即云台。张近东称,苏宁20年来积累下来上亿客户、1600多家门店、2800多个区县的物流网络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将开放出来与社会分享。张近东称,美国十大电商中9家来自传统零售企业,O2O发展已经形成共识,所以传统零售企业要加速拥抱互联网。

(蔡新)


王府井宣布战略转型

    本报讯 日前,王府井集团高调启动新一轮战略转型,加速全国布局,年内推出自有品牌。在王府井百货新一轮转型计划中,改变百货业态、加深渠道合作也成为重要一环。未来王府井百货将重点发展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两类百货业态,并启动线上线下整合。

    “未来我们将加快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的发展速度。”王府井百货集团董事长刘冰表示,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之下,着重娱乐性、生活性和以品牌折扣直销购物中心为特色的奥特莱斯模式则更是受到现代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王府井百货还将探索符合百货业态未来发展趋势的自营模式,尝试开发自有品牌商品,以便更好地支持企业未来业务的健康发展。据刘冰透露,王府井百货的首个自有品牌在今年年底前就会上市。

(孙超逸)


实体购物卡销量遭电商威胁

    本报讯 日前,有消息称,广州零售企业的成绩,包括广百、友谊、天河城百货等九大百货的总销售额不过2.86亿元,远不及往年的销售增长幅度。而据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年中秋假期广州多家大型传统零售商的购物卡销售下滑15%~40%不等。

    而新崛起的电商购物卡反而异军突起大有取代传统零售卡之势。

    据了解,京东今年大闸蟹券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2倍以上,而这个数字随着国庆节的到来以及大闸蟹的开闸还会继续上涨,其中企业用户购买较多。

    此外粮油产品,今年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近350%。苏宁易购方面相关人士表示,礼品卡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体卡,一种是虚拟卡。从9月以来的销售情况看,环比上月增长200%以上,大部分是企业客户。

(孙晶)


第二批电商示范城市将出炉

    本报讯 9月25日消息,日前,国家发改委发文《关于启动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将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8个部委,遴选不超过30家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市场城市,并规划了创建电商示范城市的申报流程和资质要求。

    此外,《通知》还明确了创建示范城市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完善电子商务法规政策环境,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交易保障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据了解,2012年,国家商务部公布了首批34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覆盖全国27个省(包括直辖市)、32个城市。

(亿邦)


燕莎商城发力上线微店

    本报讯 日前,老牌高端百货燕莎商城突然发力,上线微店,打造电商平台。

    微店是一个集聚了商场与超市的手机购物应用终端,用户可以在这里挑选商品,与商家、朋友互动。店员可以通过微店客户端上传商品,发布信息;顾客可以通过微店浏览商品,与朋友、粉丝、门店沟通互动;品牌商则可以通过PC操作端查看经营信息、顾客反馈等,进行统计、升级。与其他电商平台不同的是,燕莎的微店并不支持直接下单、付款。

    对此,燕莎总经理张跃进称,“电子商务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了简便快捷的享受,但诚信及售后保障容易出现问题”。张跃进表示,燕莎并不拒绝电商,但会根据商场商品定位和顾客喜好把微店做得更适合燕莎的顾客。

(王运)


乐蜂上线奢侈品频道

    本报讯 日前,乐蜂网奢侈品频道已经上线。目前,乐蜂网、凡客诚品等垂直类电商已经开启了品类扩充,逐渐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靠拢。

    据乐蜂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上线的奢侈品频道是乐蜂网与珍品网的战略合作。首期上线品牌包含LV、古驰、普拉达、兰蔻、施华洛世奇等103个品牌,共5000多种商品。

    该负责人表示,乐蜂网的客单价长期保持在300元左右,经过五年的运营,发现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高档化妆品的同时,同样也拥有奢侈品的刚性需求,美妆商品可以很好地打通奢侈品,为消费者实现一站式购物提供基础。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垂直类电商而言,品类扩张并非易事。其主营品类具备一定市场地位后,才能逐步增加关联性品类多元发展。

(王璀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