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志东 通讯员 田宝印) 金秋时节, 百果飘香。北京市大兴区果蔬之乡长子营镇果农种植的梨、葡萄、山楂、冬枣等各类水果陆续成熟并进入采摘期,各果园内硕果累累,随处可见丰收的景色。连日来,对于再城营一村果农孙升而言,天天都是好日子。他种植的200亩“免洗梨”已经进入采摘期,正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采摘。日前,该镇的昌兴、赤鲁、朱庄、罗庄、东北台等30多个果园相继开园迎客。
地处104国道与采万路交汇处西南的昌兴梨园,已经挂上了欢迎游客采摘的标语与彩灯。该果园主人孙升是多届“梨王”,他对推着采摘车、提着采摘袋兴致正浓的游客说:“这里的梨此前被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评定为‘免检梨’,从树上采摘后,可直接入口,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不良影响。”记者看到,孙升梨园内所有的梨果上都套着棕色袋子,上面写有“高抗水、防虫、防菌”字样。“这些袋子是自梨树开花后包上的,是为了隔离空气,防止虫子叮咬。”孙升介绍说,梨生长期间,他和工人一起每天套袋4000多个。并为每棵树挂上了自己亲手配制的营养液,以确保梨从开花、结果到成熟全过程不受任何污染。
为确保食品安全,孙升的梨园除不打农药外,还自制肥草,在梨树下种了很多二月兰,既能固肥,又可防止果园扬尘。据了解,今年昌兴梨园被北京市授予“北京出口果品注册备案基地”。前不久,孙升还向香港一家公司提供了15万斤昌兴梨园的黄金梨用于出口。
为了方便到果园采摘的游客就餐,位于昌兴梨园内的百顺旅游餐厅今年还特地从黑龙江引进了地道的原生态地锅鱼(灶台鱼);20余种江鱼、水库鱼、河鱼等供游客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