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听姑姑的朋友聊天说:“真是太感激信用社了,没想到我们能贷到款,农信社让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走上了小康之路……”姑姑的朋友是当地颇有规模的一个种植大户,他说得很激情,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从此农信社这几个字在我脑海中有了很好的印象。
也许是“天意”, 2011年7月,我果然有幸融入到农信社这个大家庭,成为了阿克苏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一名柜员。
窗口的一瓶饮料
初入农信社,我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决心以最热情、最真诚、最温暖的微笑去感动身边每一个人、面对每一位客户,争当一个合格的农信柜员。
但事与愿违,一盆盆“冷水”将我浇醒。当面对重复机械式的工作时,当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陌生面孔时,当面对故意刁难和难缠的客户时……我迷失了方向,像一个寻梦的小女孩一样,疑惑、迷茫。
直到那个普通的炎热夏日,一个衣着邋遢的中年妇女拎着一个小手袋走进来,问道:“现在可以给我存钱吗?” 我忙回答:“当然可以。”她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我问:“请问您存多少钱?”她递过那个小手袋说:“就这些。”我探头一看,甚为吃惊,全是一元、五角的纸币。我当时头皮一阵发麻,心中暗想,这些零钱该清点到什么时候啊。尽管钱上都是油渍,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数了起来。
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来存一次钱,每次都是几百元的零钱。时间长了,我们彼此都熟悉了,她告诉我,家里不宽裕,她想靠卖饼攒钱给儿女们补贴点生活费。
又一天,她照样拎着一袋零钱走进营业厅。在我办完业务递给她存折时,她从袋子里掏出一瓶饮料递给我,说:“姑娘,这是给你买的,每次都麻烦你,本想着带点饼子过来,又怕你嫌弃,所以就给你买了瓶水解渴。”我再三推辞,最后她放下饮料就走了,走着还回头说了声:“谢谢你,姑娘。”
目送她的背影,看着那瓶静静立在柜台上的饮料,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想起办理千篇一律业务时的失落,想到有时面对客户的不耐烦,我深感惭愧,她那几句掏心窝的感激让我觉得很亲切。我发现,原来我最需要的就在身边。
这不是管“闲事”
一天中午,一位老爷爷拿着一张存单来柜台取钱,我如常操作,不一会儿密码盘里就传出了“请输入密码”的提示语。我注视着老爷爷,他却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似地坐在那儿。我略略提高分贝:“老爷爷,您得输一下这张存单的密码。”他还是没反应。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但老爷爷仍然没动,茫然的目光中还夹带着些怨气,似乎以为我在故意为难他。
“什么密码?没有密码。”他坚定地回答。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四分钟,后面排队的几位客户也着急了,一个劲地向前张望,一边还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我脸上开始渗出了大颗的汗珠,不知不觉中,“老爷爷”变成了“大爷”,“您”变成了“你”,“请”则被直接省略了。此时的老爷爷已是暴跳如雷。
在我即将陷入无法收拾的境地时,我的同事笑容满面地走过来,面带笑容地叫着“老爷爷”, “对不起”说了一箩筐,并指着我说:“她是新来的,不太清楚怎么解释,您千万别往心里去。”然后她就耐心地跟老人讲解,存钱一定要记住密码或者以后可以不留密码等等。
老爷爷大概被这份真诚所感化,一直板着的脸逐渐变得自然起来。但输了两次密码都不对后,老爷爷慌了神,一个劲儿地直跺脚。这时,同事却不急不躁,冷静地劝慰:“别着急,您再想想,实在想不起来就给您重置密码。”老爷爷这才放下心来。最后钱被顺利取出,排队的客户都对同事投以赞许的目光,老爷爷临走时还对同事说:“丫头,以后我都来找你存。”
老爷爷走后,我内心一直不能平静,给自己找了一大堆理由开脱,同时觉得同事多管“闲事”让我难堪。
下班后这位同事找到我,十分真诚地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学会做‘过滤器’,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要学会分解和淡化,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做快乐的传播天使。所有的客户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表面上我们是在为客户服务,其实是在为自己服务。他们这一次满意了,下一次自然更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经过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后,每每回忆起这些掏心窝的话语,我才明白,作为农信社窗口的形象使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展现我们最周到的服务、最温暖的笑容。我也希望我们农信社所有一线柜员们能够成为活跃的音符,在信合这个大乐章里谱写出优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