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2012年度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区)、园区、企业的通报》,授予银丰集团等20家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银丰集团是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的全省“十二五”农产品加工“百亿企业”之一。近年来,银丰集团在省社重视支持下,围绕“百亿企业”目标,坚持多元化、多业态、开放式发展,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成功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风险挑战,抓住“四化”同步加快推进重大机遇,及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强化内部管理,连续三年保持年创效过亿元的良好业绩。2012年,全集团营业总收入达61亿元,实现利润过亿元,在全国服务业500强和湖北省百强企业中分别排名第331位、第56位;实现棉花经营总量29万吨,占全省棉花总产量的50%以上,销售总收入53.42亿元,在全国省级棉花企业中位居前列。今年,截至7月,银丰集团已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利润过5000万元。
“1+N”板块经营 增强为农服务
近几年来,棉花行业经历多轮“过山车”行情,且竞争激烈,作为湖北棉花行业唯一一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龙头作用,狠抓企业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棉花收购网络体系,实行“1+N”板块经营,建立立足湖北,发展新疆,辐射江西、安徽、山东等省市的资源网络渠道。通过代理经营、委托加工等多种形式,与行业内70多家民营400型厂合作联营,输出银丰的管理模式和品牌。特别是在省内形成了以京山、小池、仙桃、监利、松滋、汉川6家子公司为依托的“1家自有基地+N家民营企业”新型板块经营发展模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作为全省“四个一批”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社直属重点龙头企业,银丰集团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坚持产业化经营不动摇,坚持基地建设与合作社建设同步发展不动摇,做到哪里有银丰棉花收购基地,哪里就有银丰棉花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省银丰棉花专业合作社达31家,入社棉农户数2.4万余户,带动农户7万多户,辐射植棉面积25.17万亩。合作社通过技术支持、生产资料、资金支持以及“二次返利”等途径,帮助棉农增产增收。今年石流港银丰棉花专业合作社还通过土地流转,租得棉农耕地140亩,精选良种,雇佣棉花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合作社技术管理人员对生育期棉花进行全程服务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助农增产增收,在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和棉花产业化创新上迈出了新步伐。
纺织加工扩规模 保持良性发展
从2000年开始,银丰集团采取自建、收购兼并和合资收购的方式,在省内外建立了4家棉纺厂。其中仙桃棉纺厂是一家出资1.5亿元新建的一个高起点的新型棉纺厂,以“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产品和一流效益”为管理理念,全部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引进国内优秀人才,生产高端产品,在建厂的第二年生产的JC40就获得全国信得过优等产品第一名,目前“银枫”牌棉纱已出口到印尼等国家。
去年,银丰集团在监利银丰纺织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增的2万锭项目正式投产,使集团纺织规模达到15万锭。今年,面对市场不景气、用工荒、成本费用上升、出口受阻等诸多困难,集团对仙桃、监利两厂大胆改革,除调整经营班子、引进两名技术型生产副总外,还采取强化过程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升级产品结构等措施,促进两厂提高质量效益。目前已投入技改资金500多万元,开发出高支赛络纺、棉蚕丝混纺、粘棉混纺等新产品,保持了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项目推进 强化“百亿银丰”新支撑
在做强做大棉花第一支柱产业的同时,银丰集团将培育打造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作为第二支柱产业,纳入企业发展重要日程。去年5月,银丰集团与华西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湖北供销华西农产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湖北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湖北省社专门成立“湖北供销华西农产品市场项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项目建设有关工作。
目前,十堰、天门两地农商城项目作为首批项目已同步启动,天门项目已进入地勘阶段,黄石、随州、鄂州及武汉等地相关项目正在抓紧调研论证。集团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项目初步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集团综合创效能力、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为农服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