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情有独特的生活喜好,有人喜欢在酒场上陶醉,有人在腾云驾雾、灰飞烟灭中享受生活,有人则喜欢喝几杯浓涩的咖啡,有人看重舞场的潇洒,有人迷恋麻将,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我却喜欢品茗喝茶,不论是办公室或是家里,不论是旅途或劳作之余,只要有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的茶,心满意足矣。
每个人的生活习好似乎都有最初的渊源,我喝茶的情结缘自童年。上小学的我,每次见父亲在繁重的农活之余,用茶解乏提神的情景,好不羡慕,也学着父亲,不时端起父亲喝过的茶杯咂么几口,竟也不知不觉地喜欢起了喝茶。那时,父亲蒙冤受难,开除公职,接受贫下中农监督改造,经受着身体、精神的双重折磨,而面对高强度的生产劳动,父亲不知从哪里搞来茶叶解乏提神,而我更多看到的则是父亲感到惆怅的情景。
那时,已经学会进山背柴割竹的我,从大人那里知道了我们常进的米岗山上,有一种叫面梨和茅剑的树,叶子稍加焙制,能代替茶喝。于是,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就满山架洼寻找着面梨和茅剑树,采摘些叶子回家,让母亲掺杂少许陕青茶叶在笼里蒸熟,再取出晾干。每天像茶叶一样冲泡畅饮,颜色竟是那么红艳,喝起来倒也是一股淡淡的茶味,喝多了肚子发胀,母亲将我们焙制的茶装起来,没有钱买茶叶时,就靠喝它解渴提神,度过了一段时光。童年的茶趣充满着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却使我大半生与茶结缘。
当我终于读完中学,走向社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称一包当地人喜欢喝的陕青茶拿回家中,孝敬给在艰难中养育了我的父母双亲。母亲接过散发着青香的陕青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母亲是一个经过苦日子磨炼的人,养成了节俭的传统,常能见到母亲接过父亲喝过的茶杯,倒出茶叶,续接着喝的情景。因为我深知,母亲在家境好转时,没有忘记在艰难岁月里焙制土茶的经历。
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受社会环境以及风气影响,有的沾染上了喝酒、吸烟等不好的生活习惯,而有着受父亲喝茶影响的我,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不论是在办公室里或是前些年回老家种田干农活,总是要泡上一杯浓浓的热茶,在割麦趟子上,冒着酷热,在汗流浃背中喝几杯热茶,会干劲十足。在办公室里,吸溜几口滚烫的香茶,会思绪大发,效率大增。
养成了喝茶的习惯,有了喝茶的爱好后,出差在外,看的最多、买的最多的便是茶叶、茶具。这些年,随着经历的丰富,我知道了除西北的陕青茶,还有云南的普洱茶、春尖茶 、江苏的碧罗春茶、安徽的黄山毛峰、福建的铁观音、台湾的高山茶等好茶。每次出差,总要买一些当地的茶叶拿回家赠送亲友,孝敬老人们,或是自己饮用。
每遇喜欢的茶具,总要设法购买,拿回家里,摆置案头桌几,江苏宜兴的茶壶茶杯,江西景德镇的茶杯茶盒,唐山烧制的民族风味的茶具,我都一一买回放置家中。那年在宜兴为岳父购买了一把小茶壶,岳父爱不释手,抚摸的锃光发亮。因为喝茶,家中还保存着会议赠发的不同形状的不锈钢保温杯,使我有条件视心情和茶叶品种使用不同的茶具喝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用双层保温玻璃杯泡茶,看着青绿黄爽的茶叶在茶杯里飘着,翻卷、舒展,看着黄中泛绿的茶水,闻着茶叶的香味,别有一番心情。
正像爱喝酒、抽烟的人家中备有烟酒一样,喜好喝茶的我,在家里除了置办不同款式、质地的茶具外,总是要备一些自己喜欢的茶叶。前些年喝陕青茶、云南陀茶、春尖茶、杭州的龙井茶、江苏的碧罗春。这些年,喝铁观音上瘾,喝其他茶总感到味道寡淡,不够浓香,故此,家里常备着几盒铁观音。云南谱耳茶虽不常喝,也存了一两盒。我曾到过台湾、海南岛,带回了台湾阿里山高山茶比起铁观音来,味道似乎更纯正;海南岛兴隆的苦丁茶更有热带特色。铁观音的兴起,缘于宁夏与福建的对口帮扶,两地交流频繁,铁观音便在宁夏有了市场,宁夏喜欢喝铁观音的人越来越多,铁观音的价格也是多年居高不下。我为喝铁观音,竟也与一家南方人开的茶店老板混的很熟,不时称一些质优价廉的铁观音。
有时坐在茶店古色古香的茶桌前,品尝几口新茶,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茶具、茶盒、闻着满屋的茶叶香,竟对这个行业产生十分羡慕的感情,这完全是一个高雅而又能赚钱的行业,如果要我重新择业,我一定选择开一家茶叶店,布置得高雅舒心,让喜欢喝茶的人购买到质优价廉的茶叶,也满足自己喝茶的喜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不正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