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新的棉花年度来临,全国各产棉地陆续开秤,山东、新疆、湖北、湖南、河南目前已有棉花企业开始收购新棉,籽棉收购价格在4.0—4.6元/斤之间。由于新棉还未大面积采摘,无论是棉农还是参与收购的棉企,反应都比较谨慎。
荆门市是湖北省棉花生产大市,该市部分县市的籽棉已于8月中下旬零星上市,开秤价格每斤在4.1—4.3元之间。荆门市今年棉花面积达到50.69万亩,比上年增加3.84万亩,增幅为8.2%。预计亩平生产籽棉238公斤,比上年减少2公斤,减幅为0.83%。籽棉总产量可达到12113万公斤,比上年增加927万公斤,增幅为8.29%。受到高温干旱影响,今年该市棉花开秤时间较往年提前一个星期左右。京山县顺昌粮棉发展有限公司已于8月20日开始收购,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开秤价格籽棉每斤4.3元,虽然该企业所在地的棉花品质较好,但开秤10多天时间,只收购籽棉30多万斤。主要是因为目前农民正在抢收花生、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还没有时间大量采摘棉花。
而湖南省常德市开秤时间较湖北省荆门市而言更为提前,据湖南省棉花协会介绍,高温影响导致棉花提前吐絮,其中常德地区8月10日就已经开始零星采摘棉花,个别企业8月下旬已经开始试探性开秤收购。因天气对棉花影响太大,籽棉衣分多在33%—35%之间,高的衣分在38%左右,籽棉价格在4.0—4.4元/斤之间不等,棉花收购时间较去年提前近1个月,目前已经有棉花企业陆续开秤。据了解,湖南省由于今年持续2个月晴热高温无雨天气,导致棉田干旱较严重,影响棉花生长。虽然到8月下旬光照充足,部分干旱棉区迎来有效降雨,旱情得以缓解,但少数棉区出现旱涝急转,对棉花生长有一定影响。受持续高温影响,棉花成桃吐絮有所加速,但棉花伸长受阻,生育进程加快,早期棉铃未成熟就开始吐絮,从已采摘的棉花检测来看,籽棉纤维长度偏短,较去年短1—2mm(去年27—28mm),因晴热高温,棉花无烂桃、无僵瓣,棉花色泽好于往年。
目前,山东菏泽、济宁、德州等地轧花厂也开始零星开秤收购,其中开秤的400型企业不多,主要是200型轧花厂和棉贩。目前菏泽地区白棉3级收购价格为4.3—4.4元/斤,德州地区白棉3级收购价格为4.1—4.2元/斤,多数棉农期望籽棉报价在4.5—4.6元/斤,因此销售意愿不强。今年山东发生较大规模的暴雨和洪涝灾害,但各棉区受灾程度不同。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受灾较重,约20%棉田绝产,其余棉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目前德州棉株挂桃稀少,底部棉桃黑灰、霉烂,预计籽棉单产450斤/亩,减产15%左右。截至9月5日,德州棉农采摘籽棉60斤/亩左右,比去年减少30%,新棉以白棉4级、淡点污棉2级为主,约有40%的僵瓣。菏泽、济宁、泰安等地受灾较轻,目前棉花采摘量在100—150斤,新棉以白棉3级、淡点污棉2级为主,个别可达白棉2级。
随着籽棉采摘进度的加快、采摘数量的增多,山东临清地区棉企开秤在即,预计开秤价格在4.15—4.25元/斤,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鉴于今年籽棉资源短缺,各厂家都制定了多渠道的收购策略。在收购初期,籽棉水分较大,一般在16%—22%之间,所以企业会较为谨慎,但籽棉资源短缺,在收购价格上还是存在不小的竞争。预计收购价格会出现高开低走的趋势,收购价格的高低还取决于棉籽的销售价格和籽棉的衣分率,从当前籽棉采摘情况来看,籽棉品级、衣分率好于去年,收购价格将会略高于去年同期。
我国另一个产棉大省——河南近几日也开始采摘棉花。据河南省棉花协会了解,近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部分棉桃提前开裂,棉花吐絮速度加快,8月底豫南地区开始零星采摘棉花,预计集中采摘期在9月中下旬。因晴热高温,烂桃、僵瓣极少,棉花色泽好于往年。个别企业开始零星收购籽棉,基本能达到白棉4级,长度28毫米,衣分37%—38%,收购价4.2—4.3/斤左右,日收购量很少。
棉花主产区新疆东疆、南疆近两日少数400型棉花企业开始收购新棉。其中,东疆吐鲁番地区白棉一级,衣分率40%以上,收购价格在4.65元/斤左右。南疆阿克苏地区个别棉花企业开始少量收购来自喀什和本地受干旱的花,籽棉品级靠白棉三、四级,衣分率40%左右,收购价格4.30—4.55元/公斤。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