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农产品(宜兴市)销售专业合作联社是在苏南地区成立的首个农产品销售联合体,成立三年来,在江苏省宜兴市供销合作社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该联社致力创新发展,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销售平台、创新经营模式、规范内部管理等途径,使联社得以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宜兴市农产品销售品种最多、销售数量最大、销售地域最广的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成为全方位全时段展销宜兴优质农产品的一个永不落幕的“农展会”,成为宜兴合作联社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
苏合农产品销售(宜兴市)专业合作联社是由宜兴市委农办、发改、农林、物价、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组织该市晶昊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华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天信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等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农产品销售联合体。该联合社注册社员1539名,带动周边农户4500多户,涵盖高效蔬菜、有机水果、茶叶、水产养殖、禽畜养殖等多个产业。三年来,该联社的销售额逐年攀升,从成立当年的8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2000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已达2700万元。
品牌建设:
多措并举 提升品位
近年来,在市镇两级供销合作社的引导下,苏合农产品(宜兴市)销售专业合作联社及下属的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品质培育、品牌推介、品牌包装上狠下功夫,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打响了“苏合”牌系列品牌,扩大了市场。韩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围绕打造优质“韩珠”葡萄,从品种选择、施肥管理、产量控制、上市时间、产品包装等方面入手,收效明显。“韩珠”葡萄具有口感好、甜味足等特点,产品供不应求,今年批发价达每公斤40元以上,产品不仅畅销苏南地区,而且南京、北京等地的客户也慕名前来求购;天信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优质大米、白芹等农产品,实行生产标准、管理、技术、品牌、价格、销售、运输等七个统一,培育了“阳羡天信牌”农产品商标,同时,从过去单一的种植转向生产、加工、保鲜、储藏、销售、运输等一条龙作业,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杨农兴业养猪技术专业合作社瞄准饲养优质品牌育肥猪的目标,从肉品质量的源头抓起,在宜兴市生猪养殖业首个采用 “发酵床”养殖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养出的“猪帅”牌育肥猪,具有活动量大、瘦肉率高、肉质好等特点,被消费者所青睐。
联社与南京农科院、扬州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把下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作实验,从而培育了一批优质农产品,打响了“苏合”系列品牌。为尽力提供技术服务,市社会同相关部门每年都要组织联社社员参加水芹栽培、水产养殖、果树种植等技术培训,组织社员外出参观。同时,创新农产品品牌的推介方式,已连续4年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在南京举行的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流会,让“和梅”牌青梅、“官林野鸭” 、“阳羡天信牌”白芹等一批“苏合”系列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基地建设:
扩大规模 增强联社竞争力
在位于徐舍镇田浪农业园的华惠现代农业园里,10多名当地农户正在新品桃园和草莓苗圃里拔草。华惠现代农业园负责人黄益军欣喜地说:“华惠现代农业园从去年开始建设以来,已成为苏合联社新品种试验推广基地、农产品补充基地。这个园中园建设,无疑将拉长联社的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华惠现代农业园是由苏合农产品(宜兴市)销售专业合作联社和宜兴市社共同出资建设的。联社采取“公司+基地+联社+社员”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带动更多社员增收致富。规划园区建设总面积500亩,一期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占地300多亩的优质果蔬生产示范基地。联社从郑州农科院引进培育的多个优质油桃新品,从浙江农科院引进培育的优质草莓新品、都成功落户园区,成为联社优质农产品的示范。今年华惠现代农业园生产的50亩优质无公害香瓜,批发价是市场同类产品的5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平台建设:
形式多样 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联社成立以来,通过“农超对接”、平价直销、集会展销、华惠农产品网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产品的销路。该联社依托市瑞德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以及江苏大统华购物有限公司下属的8家超市,并通过在比较大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平价店、直销店、参加农产品大型展销会等途径,迅速扩大了产品市场份额。借助宜兴大统华超市这一销售平台,设立农产品销售专柜,并利用大统华的网络优势,把农产品配送辐射到苏南周边县市及浙江省的有关大型超市,真正实现了“农超对接”,有效解决了以往宜兴本地部分果蔬由外地客商分散收购、缺乏价格话语权、质量难控制等问题。自今年3月至5月,联社通过大统华超市“苏合”专柜,每天将下属的社员种植的2000多公斤鲜草莓销售一空,每公斤售价比市场批发价高出2元。
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问题,“苏合”合作联社创新思维,积极作为,在市物价、商务、供销合作社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常住人口较为密集的宜城一些居民小区附近,对照有关标准,开设平价商店和直销店。至目前,由联社开设的东方店、阳光花苑店已通过了平价商店的审核验收。另外还开设了朝阳路店、家和花园店等5家直销店,参照平价商店的运作模式经营。
在宜城街道袁桥社区的平价商店东方店可以看到,墙上的电子显示屏公布了“平价农产品价格对比表”,大白菜、包菜、冬瓜等15个蔬菜品种的本店售价、市场售价、优惠率等信息,滚动播放,一目了然,到店里购物的客人也络绎不绝。联社一位负责人称,这些平价商店最近每天销售的蔬菜达1000公斤左右,每种蔬菜的销售价格至少低于市场均价的15%。商店以联社及下属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为依托,采取产销对接的形式,建立起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商店稳定直接的供应链,让本地质优价廉的蔬菜直达百姓餐桌。除经营蔬菜外,部分商店还逐渐增加了粮、油、肉、蛋等经营品种,销售价格保持低于市场平均价格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