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五大优势助推运城市“农合联”发展

□ 董晓霞

摘 要

    在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和运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2年,运城市供销合作社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成为了运城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新平台、助农增收的新模式。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发展砝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协助是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发展的助力,同时,规范运作是保证农合联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过一年的运作,市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在加快实现运城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壮大供销合作社实力、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适应山西运城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密切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在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和运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2年,运城市供销合作社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成为了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的新抓手、运城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新平台、助农增收的新模式。经过一年的运作,运城市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在加快实现运城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壮大供销合作社实力、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

    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发展砝码。运城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市委书记王茂设说,要全力支持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把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发展作为供销合作社促进“三农”工作、推进运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促进了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和服务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闻喜县政府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多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拨出专款扶持县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发展。

    二、部门协调是助力

    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协助是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发展的助力。财政、农委、资金等部门的领导在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筹备运作中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财政局拨付了资金;农委、科技等部门派出专家对专业合作社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在这些部门的协助和支持下,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了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的重要作用。

    三、规范运作是保障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合作的经济组织。农合联严格按照《章程》规定进行运作,在机构、人员、机制、资金、信息上做到“五到位”。为每位会员制作了会员证,增强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每位农合联会员赠阅一份报纸,增强凝聚力;创办《农合简报》每月编发一期,给会员带去理念、平台、信息的优势;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长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和农合联工作现场会或推进会,上半年首次在垣曲山里红召开了现场会,交流探讨山里红打造品牌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和发展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农合联的规范运作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加入。永济市惠畅棉花专业合作社是市、县两级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副理事长、东开张村党支部书记余艳萍一手创办壮大起来的,现已发展优质棉种植基地18500亩,组织300名农村妇女农闲时织布创收,年助农增收1.2亿元。为了更好地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国字号”招牌,永济市社正在把恢复开张社与惠畅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效联结,实现“一套班子,两块板子”。芮城阳城供销合作社职工张振华利用阳城镇供销合作社闲置土地创办了华兴红枣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26000亩,带动周边农户12000户,年助农增收1.2亿元。

    四、供销职工是带动

    供销合作社曾经是“精彩世界的窗口、紧俏商品的平台、保障供应的领地和繁荣经济的龙头”,我们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充满信心。省、市两级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山里红公司董事长丁刚民父子两代都是“老供销”,1999年他在原古城副食加工厂的基础上创建了山里红公司,经过10多年的打拼,“山里红”公司现拥有资产4359万元,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成立了6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垣曲及周边县市15个乡镇6000户农民种植无公害水果2.5万亩,年助农增收15亿元,是全国供销系统重点龙头企业,省委书记袁纯清到公司视察时说,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优势,在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组织农民闯市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小梁供销合作社的副主任郭汝震是市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河津小梁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入社农户增加到140户,资产增加到500万元,机械化服务农田3000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年助农增收280万元。

    五、发展壮大是根本

    运城是农业大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对于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的买难、卖难,促进农民增收有着积极的作用。农合联在市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会长会议上制定了发展目标,到2013年末要达到85%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进行有效对接,1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规范产品绿色品牌认证,5%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成为全市管理最规范、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合作社,用其示范作用带动其它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稷山鑫宇专业合作社发展菜用葫芦种植面积2000亩,鲜辣根种植面积3500亩,加工的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年产值达3000万元,助农增收500万元,新建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增加收入200万元。盐湖昌圣祥面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妮是一个“新供销”,她大学毕业后到基层创业,把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模式带到昌圣祥,经过几年的发展,昌圣祥已列入全国总社农业开发重点扶持项目,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年盈利100万元。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