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太子参收购价“跳水”

□ 杨 程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涨”声不断,诸如太子参、麦冬、川芎等价格更是成倍上涨,领跑中药材市场。然而,近期这些中药材的价格却风光不再,甚至出现暴跌。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往年暴涨的中药材品种价格出现暴跌只是个别现象,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预计今年中药材价格走势平稳。

  中药材天地网显示,往年价格高企的太子参,收购价已由最高的400元/公斤跌至如今的60元/公斤,而曾被爆炒的麦冬、川芎等价格也在逐渐回归原位。安徽亳州中药材商李先生表示,今年以来,太子参的价格确实下降了,尤其是今年的3、4月份,太子参的价格更是触底回落到了40元/公斤,之后有所回升。目前的价格为60元/公斤。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许玲妮则表示,近期中药价格走低是普遍现象,因为采收新季节的来临,供给大幅度增加。而往年暴涨品种价格下跌显著是个别现象,当年因为气候因素导致减产致使价格飙升,如今产量回到正常水平,价格也重新回归。

  “贵州、福建两大太子参产地,因2013年产量大,商家在收购季呈观望态度,致使太子参价格一落千丈。”中药材天地网论坛一位网友的话道出了近期太子参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供大于求。对此,甘肃定西岷县的中药材商老郑表示认同,他表示,由于今年太子参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也提高了,关注的人却少了,使得供大于求,最终导致了价格的下跌。

  数据显示,2009年~2011年间,中药材价格曾出现两次涨价潮,并于2011年6月达到了历史最高值,相比2007年初,平均上涨了200%,部分中药材价格甚至攀升百余倍甚至上千倍。许玲妮表示,今年中药材价格逐渐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跌幅已经达到临界值,未来的走势还是比较平稳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