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乾隆全盛靠惠农

□ 张宏杰

 

    清朝得以入关,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实际上,明王朝是被饥饿的农民颠覆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农民剥削过重。万历年间,加派三饷,每年从农民身上,多搜刮一千多万两白银,剜肉补疮,动摇了大明帝国的根基。

    所以,清代皇帝经常讲,明不是亡于崇祯,而是亡于万历。

    熟读历史的乾隆知道,饥饿的农民是国家最危险的敌人,温饱的农民则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统治者的自我克制,在乾隆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乾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不遗余力,出发点仅仅是为了百姓生计,而不是为国家增加税收。乾隆即位之初,就在《大清律例》中,增加新的一条:“各省官员不得再重新丈量农民土地,也不得强令农民向官府汇报自己开垦的荒地。”其实就是宣布,农民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不用给国家交税。

    由于皇帝鼓励垦荒,全国耕地已经超过十亿亩。但国家税收,始终只按七亿多亩征收。诚如乾隆所言:“民为邦本,庶富相因,但令小民于正供之外,留一分盈余,即多一分蓄积,所谓‘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者,此也。”

    登上皇位后,乾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免除拖欠多年的农业税。凡是拖欠十年以上,就是雍正三年以前所欠的农业税,全部免交。过了20天,皇帝再次颁旨,宣布去年以前,即雍正十二年以前所有未交的农业税,一律免除。

    在六十多年统治中,乾隆帝多次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农民的农业税,从而使自己成为中国历史上减免农民税款最多的皇帝。他先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一共少收农民白银1.4亿两,粮食1200万石。

    如此手笔,不可谓不大。

    据《清代国家与社会》一书提供的数字,乾隆一朝所减免的农业税总数为2.0275亿两白银,是中国历朝之冠。以一两白银折合人民币200元计算,折合今天币值405亿元人民币。我们再用另一个数字表述一下,乾隆减免的农业税,占乾隆朝财政总收入的7.57%。

    乾隆深深懂得,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动乱的源头,所以,他采取许多照顾最底层民众的措施。

    乾隆朝农业发展的标志性成绩,是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加。据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载,中国历代口粮总量发展,呈现总的上升趋势。其中,秦汉为417亿斤,唐代为626亿斤,宋代为835亿斤,明代为1392亿斤。到清乾隆晚期,一跃达到2088亿斤,是历史最高水平。

    正是农业的成绩,使乾隆朝的人口发生爆炸,支撑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达到中国历史的峰值。

(摘自《饥饿的盛世》,湖南人民出版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