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之光遍洒江苏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三农”纪实
□ 黄忆寒 王剑

 

核心提示: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总量连续实现三个翻番,提前实现了银监会规定的“十二五”期末各项监管指标,在全国农信系统中,存、贷款总量分别从第5位上升至第3、2位,在江苏省内金融同业分别从第4位上升至第2、1位,80%以上的县级法人单位存、贷款市场份额居同业之首。

    伴随着“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的全面实施,江苏省农信系统也收获着丰收的喜悦:经营总量连续实现三个翻番,提前实现了银监会规定的“十二五”期末的各项监管指标,在全国农信系统中,存、贷款总量分别从第5位上升至第3、2位,在江苏省内金融同业分别从第4位上升至第2、1位,80%以上的县级法人单位存、贷款市场份额居同业之首,成为拥有县域金融市场资源主要份额、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主要力量、服务惠及农业主要人口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阳光信贷” 让致富之路更畅通

    “多亏了海安农商行的‘阳光信贷’,让我这笔豆粕生意赚大了。”海安县南莫镇的曹金虹是当地的蛋鸡养殖大户,同时经营豆粕生意。在去年豆粕价格最便宜的时候,曹金虹凭“阳光信贷”授信证书向海安农商行贷了15万元贷款,连同自有资金购进了500吨豆粕,后来在价格上涨时抛出,净赚了10多万元。

    曹金虹所说的“阳光信贷”已成为海安农商行的一张支农服务名片,一项惠农工程。通过阳光操作,对守信用农户家庭一次性评定授信额度,2年内有效,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限内,被授信农户因生产、经营需要资金时,可以随时借用贷款,周转使用。

    不仅是广大农户享受到“阳光信贷”的便利,许多中小企业也通过“阳光信贷”解决了经营中的资金“瓶颈”,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加充足。

    “实施‘阳光信贷’后,流程大大简化,一般贷款在当天就可以到位了。”泗阳县顺洋木业董事长葛顺和在一次银企洽谈会感慨地说。

    泗阳东佳木业是当地一家木材龙头企业,拥有全县木材企业唯一的国家驰名品牌。2012年7月,由于市场行情变化,急需借款从南亚进口一批基材,但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一直也无法置换,葛顺和非常着急。泗阳农商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和企业及担保公司沟通,在短时间内向该企业追加贷款7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和海安农商行、泗阳农商行一样,江苏省内各家商业银行、农信社从2007年起,陆续实施了“阳光信贷”工程。为配合“阳光信贷”工作的顺利推进,江苏省联社出台了《“阳光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开发了集存贷款功能为一体的“易贷通”卡,采取“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管理模式,凡取得圆鼎易贷通卡的客户,可以在授信的额度和有效期内,直接到柜面办理贷款。

    截至目前,江苏农信社共建立农户信息档案924万户,建档面达75%,通过“阳光信贷”对395万户农户授信1683亿元,与670万户农户发生信贷关系,向中小企业授信1427亿元,与18万家中小企业产生信贷合作。

    “‘阳光信贷’的说法名副其实,它像阳光一样透明,从而打造出一个简便快捷、优质高效、公开透明的信贷支农服务平台;是普照的,能够惠及更多农户和农村特色产业;也是温暖的,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希望与活力。”日前,在海安农商行召开的“千企万户”授信大会上,海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单晓鸣如是说。

    江苏省联社理事长王晨曦表示,目前江苏省联社正在进一步提升“阳光信贷”服务功能,放大“阳光信贷”品牌效应,在做实农村市场的基础上,让“阳光信贷”延伸到所有的中小企业、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个体工商大户,惠及更多的客户,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渠道。

    “村村通”工程 助力城乡消费一体化

    “真想不到,我这小小手机里还装着一个存取方便、转账快捷的‘大银行’呢!”海安县大公山羊交易市场商户王中华说道,“以前,我总要等羊市交易结束后,到银行取现,再到外地采购。收购量大时,经常要跑几家银行,带现金外出也不安全。现在好了,有了手机银行,外出采购我只需带少量现金,交易都用电子支付,当面给对方转账,交易完毕还有短信提醒。这手机银行真能派上大用场!”

    同样,一个月前,在市场内专门收购散户养殖山羊的商户徐益祥在海安农商行工作人员推荐下,办理了手机银行业务。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对手机银行的态度已由当初试一试,变为再也离不开。

    谈及手机银行,徐益祥侃侃而谈:“手机银行可以实时转账,既节省到银行取现时间,也避免现金交易风险。现在我们汇钱给客户,只需在手机上按几个键,货销掉后还可以实时查询货款是否到位,非常方便。”

    统计表明,江苏农信系统电子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在方便客户群众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业务的发展。至2013年6月末,江苏省农信系统累计发行借记卡3371.97万张,卡内存款余额985.29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9.27%和11.56%。累计发行贷记卡17.22万张,授信总额59.5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7.93%和16.82%。网上银行客户签约存量108.53万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量为49.62万户。上半年,全省电子银行替代率45.79%。

    金融创新 让服务更接地气

    江苏赛鑫树脂有限公司以“方鑫FANGXIN”商标专用权为质押物,向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申请到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成为常州市武进区第二笔通过“商标专用权”获取该行信贷资金的成功案例。

    作为常州市第一家存款突破1000亿元的金融机构,江南农商行一直在探索产品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各项融资业务的开展,形成了以“融意贷”、“微易贷”品牌为核心的系列产品,涵盖了从短期周转性贷款到项目融资、本币贷款和贸易融资、贷款支持、敞口商票配套、发票池融资、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全方位的产品覆盖。在推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方面,该行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通过海门农商行‘增值通’贷款,让我收购青蚕豆的资金有了着落。”海门市海永乡农民经纪人樊耀拿到30万元贷款资金后激动地说。2013年5月16日,海门农商行向其发放了首笔“增值通”贷款。

    “增值通”贷款是海门农商行开发的一款全新的金融产品。该产品主要结合客户历史经营业绩、信誉度、忠诚度、存量贷款额度等因素,对采取抵押担保方式为农民办理经营性贷款,匹配一定比例的保证担保贷款,两种担保同时对整笔贷款负担连带担保责任,可帮助客户将有限的抵押资产利用价值最大化,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事实上,为充分满足农户信贷需求,近年来,江苏省联社各家法人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如射阳农商行先后推出了“鱼满仓”渔轮抵押贷款、“欢乐农场”土地流转贷款、“康居宝”农户住房按揭贷款;如皋农商行成功推出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海安农商行推出“百强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定期开展“银政企携手攀新高”、“金融超市”走进乡镇系列活动,有效满足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融资以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截至今年7月末,江苏省农信社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1125.9亿元,较年初增加1227.2亿元,增幅12.4%;各项贷款余额7866.5亿元,较年初增加743.4亿元,增幅10.4%,贷款增加额、增幅名列全国农信社同业前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