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热潮汹涌,掀起的是一场金融革命,也是一条小微企业融资畅途。
今年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大于大中企业贷款增速,而契机正源自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部分商业银行的转型,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取资金成为可能。
这一波互联网金融浪潮愈演愈烈。
自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推出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以来,仅仅两个月,销售额便达到200亿元。这一惊人数字让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力显露无疑。
事实上,这半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动持续不断,信用支付、移动支付、微信银行、P2P网贷、虚拟货币等创新手段层出不穷,既让新型金融力量发光发热,也让传统金融机构看到更大创新空间。
互联网金融的热潮汹涌,掀起的是一场金融革命,也是一条小微企业融资畅途。
据央行统计,今年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大于大中企业贷款增速,而契机正源自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部分商业银行的转型,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取资金成为可能。
互联网金融:大开融资方便之门
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风险分散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丰富和创新了金融服务方式,使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等群体获益。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推动者、阿里金融的创始人马云来说,互联网金融是被中小企业融资难给“逼”出来的。
“阿里巴巴有众多网上企业客户,还有客户详细交易记录,最长交易记录可达9年。”阿里集团副总裁胡晓明表示,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就计划让网络交易信用作为银行放贷的参考。
然而,这一计划却并没能引起银行机构的足够重视与顺利合作。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2013年,伴随着马云这句豪言壮语,阿里巴巴将支付宝和阿里金融合并为小微金融公司,并推出小微企业贷款,成立众安在线,推出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的帷幕悄然拉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估值等中介服务不规范。”
而讲究高效、透明和扁平的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问题。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风险分散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丰富和创新了金融服务方式,使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等群体获益。
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技术力量,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开放化、成本集约化、选择市场化、渠道自主化和用户行为价值化等种种优势,为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数据挖掘信用,降低融资门槛。
以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曾表示,在工行,“单户融资限额3000万元以下”的贷款为小微企业贷款。
相比而言,互联网金融的门槛则要低得多。央行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明,截至6月末,阿里小贷投入贷款总额超过1000亿元,客户超过32万户,户均贷款额度为4万元。而以陆金所、拍拍贷为代表的众筹网站,融资门槛就更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他们可以直接向公众借款。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上述执行报告更是首次专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明确表示“互联网金融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弥补了传统金融业的不足”。
传统金融业:不变革就淘汰
“如果不变革的话,等待银行的将是淘汰。”所有大银行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都成长起来了。
在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之下,传统金融行业由最初的被动变为如今的主动出击。
银行系掀起了跨界电商热。建行成立善融商务,交行成立了交博汇,民生银行、农业银行也纷纷切入电商领域。
利用互联网拉业务的金融机构更是比比皆是。交通银行开通了淘宝旗舰店,方正证券开设了天猫官方旗舰店,国泰君安设立网络金融部……
如今,各大商业银行又开始布局抢占微信市场。7月,招商银行推出“微信银行”,利用手机微信完成转账、缴费、理财甚至在线贷款等金融服务。工行、农行、交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紧随其后,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微信平台。
在近日举办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3年夏季高峰会上,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新一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从银行客户交易对手的交易端发起,又以大数据的发掘逐步向银行的支付、融资端以及银行的传统业务端进军。“如果不变革的话,等待银行的将是淘汰。”他认为所有大银行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都成长起来了。
在这些成长的银行机构中,民生银行是利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佼佼者。
7月初,民生银行发布云金融平台。耗费7年、累计上线115个应用模块、改进1150个变革点、进行了91万个案例测试的这套系统,被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称作“具有明显的互联网基因”。
以简单的存取款为例,在传统银行的框架中,从填单、信息读取到核证等环节的完成,大约需要90秒钟的时间。如今,在云金融平台下,只需要30秒钟就可完成。而对公结售汇的流程更是从原来的45分钟大大缩短到目前的5分钟。
“云金融平台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给民生银行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洪崎表示,只有大量引入互联网技术,才有可能把传统业务的高昂成本降下来,让一笔数十万的小微贷款也能产生利润。
此外,正在筹建中的民生电商更是瞄准了民生银行近百万的小微企业客户。“民生电商的着眼点是O2O,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搭建一个平台,吸引中小企业。”民生电商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说。
中小金融机构:合作共赢
对于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十分理想的合作伙伴。
然而,在大银行纷纷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同时,农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或还未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威胁。
东部某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在小微融资市场上的扩张并没有影响到农商行的小微客户。而
对于互联网技术,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还停留在电子银行的开发和推广上。
但是,事实上,对于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十分理想的合作伙伴。
金电联行(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范晓忻,原本经营IT公司,主要为华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做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了解到这些小企业们饱受资金短缺之苦后,他开始考虑挖掘那些供应链数据背后的金融价值。
2007年,他成立了金电联行,为他所结识的汽车零部件小厂做信用评估,然后再把他们作为客户介绍给银行,申请无抵押信用贷款。
贷款流程完全由数据主导:汽车零部件企业与金电联行签署一份协议,同意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接入由金电联行研发的“数据挖掘机器人”,由其挖掘数据。机器人重点挖掘的数据有12大项,包括下订单、生产、物流、入库、出库、生产线上线、下线、增值税发票确认、结账、付款等。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客观信用指标模型”,自动生成企业经营情况的评估报告,然后金电联行用这份报告到银行进行进一步评估。通常一笔200万元的贷款半个月时间就可以批下来了。
截至6月底,金电联行已帮助200多家企业通过贷款审批,累计获取了超过20亿元的授信。
西北地区某家农商银行微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认为,小微贷款的难度在于信息不透明程度高、担保抵押缺失、贷后监控成本高,不确定因素较多。
而“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以大数据为基础,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风险分析工具。”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存储的数据多是静态数据,而且常常很难反映出资金用途。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技术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吸引客户、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