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温下 茶树“退烧”成忧患

□ 本报记者 刘 旸

浙江省杭州市龙坞上城埭村的茶农用大功率水泵和数百米的水管从山脚下的家中往山坡上的茶园里输水浇灌。

    今年夏天,我国南方各地出现了少见的持续高温天气,40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在7月、8月连续少雨的干旱情况下,南方一些产茶地区产生了大规模灾情,茶树在高温考验下严重缺水。天灾之下,茶企、茶农在政府的协助下积极开展营救措施,但高温带来的经济损失仍令他们忧心忡忡,高温正考验着茶区和茶产业。

    茶树难抵高温 “发烧”不断

    对于种植周期长的茶树来说,天气因素对其生长至关重要,素来耐旱的茶树在今夏难抵高温而“发烧”不断。“福鼎白茶”受到的灾害较为明显,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朱乃章告诉记者,作为“福鼎白茶”主产区的福鼎市点头镇受持续晴热天气影响,土壤旱情加剧,已造成点头镇近万亩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一部分茶园出现成龄茶叶片灼伤焦干、幼龄茶树枯萎现象。

    不少茶农反映,今年新种的茶树出现晒死现象,幼龄茶园受灾严重。据悉,湖南省古丈县遭受旱灾的2.86万亩茶园多为新扩茶园,去冬、今春新扩建的1.07万亩茶园死苗率达60%—70%。安徽省舒城县幼龄茶树6000亩同样受旱严重,去冬、今春新种植的茶苗3000亩因为茶苗根系不深,土壤表层急剧缺水,出现叶片脱落、焦苗、死苗等现象。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茶农要挖掉死苗重新种植,而在明年春茶采摘季,茶叶产量将面临减产,一些死苗率高的茶园或将无茶可采。

    茶树“高烧”难退的担忧之中,茶园旱情为茶企与茶农带来了直接损失。“安吉白茶”的龙头企业龙王山公司位于郎家坞基地的茶园近150亩死亡,直接损失达150万元,这些原因只有在下半年重新种植。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让湖南省株洲市茶园受到严重影响,据株洲市茶叶协会近期通报,干旱茶园占全市茶园面积一半以上,已有9000亩茶树枯死,明年本地茶至少减产150万公斤,茶农经济损失将超过一亿元。杭州西湖龙井梅家坞茶园的茶农反映,今年的秋茶基本已无茶可采,明年的春茶受旱灾情况影响将会减产,因为今年旱情严重,茶园管理耗费成本比往年高出很多,明年的春茶价格势必上涨。

    高温考验下的“退烧”拯救

    面对天灾,茶企、茶农在茶树干旱刻不容缓的形势下,积极采取“退烧”措施,全力抗旱。茶农在资金成本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各种保护茶树措施, 想方设法引水灌溉,利用稻草、秸秆等覆盖茶园行间保持土壤湿度,加厚茶树根部土层以降低水分蒸发等。有些茶农还为此肩挑、手提进行人工补水。福鼎市点头镇依山村茶农林勤兵的茶园也受到了旱情影响,他说当前是秋茶采摘的旺季,山上茶园的茶叶在旱情出现后已无法采摘,平地茶园现已采用喷灌等防旱措施,尽量降低损失。据了解,点头镇茶技部门的农艺技师以及各村的农技员已分赴各地茶园,发布茶园抗旱技术措施,指导茶农采取针对性综合措施,积极进行抗旱自救,以减轻高温干旱对茶树的不良影响。

    在茶园出现严重受旱之后,茶企、茶农除了快速自救外,政府也及时给与援助。茶园发生大规模旱灾,将严重影响秋茶采摘,因此,不少茶区领导奔赴一线灾区,实地指导茶农抗旱工作,力求将茶园旱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据了解,湖南省古丈县每天出动50余人次干部、分发44台套抽水机、水泵等抗旱设备抽水灌溉茶叶育苗基地,力保茶苗存活,在有水源的地方开沟引水灌溉。一些政府除了帮助茶企、茶农引流灌溉之外,还给一些茶园受灾严重的茶农资金补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拯救之中,记者也了解到,山地抗旱条件差,采取茶园覆草、披遮阴网、安装喷滴管等抗旱措施耗费成本高,在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普通茶农进行的培育与管理难以到位。多数茶农缺乏科学性的茶园管理,抗旱成本投入少,因此茶园在高温之下受灾严重,抗旱措施难以得到尽快实施。而一些茶企因为培育与管理到位,在科技人员指导下使用喷灌,通过在茶树根部铺盖稻草与遮阳网的方式减缓水分流失,茶园灾情相对较小。

    未雨绸缪  拿什么保护茶园

    为保护茶树,专家建议,干旱期间茶园易发生病虫害,宜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施洒农药,防止旱情带来的进一步危害。湖南省益阳市茶叶局副局长龚巨成建议,面对持续高温干旱造成的茶树缺水干枯,有喷灌或浇灌条件的茶园可在上午9时之前和下午4时之后浇水,此后浅耕以防止土壤板结。在旱情逐步缓解后,茶企、茶农要及时对枯死茶树进行补苗,对干枯茶树进行修剪,加强茶园改建和扩新,提高培育与管理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旱情若只表现在茶叶表面,可能只影响当季收成,通过施肥保护等措施仍可挽救,一旦旱情从茶叶表面扩散到枝干乃至根部,损失就难以补救了。而这次的高温天气之所以造成茶园大面积受损,关键还在于茶园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缺失。对待灾情,茶企、茶农应吸取个中教训,未雨绸缪,提早加强茶园管控。在茶园建设上,按照高标准建园原则,兴建水渠及蓄水池,提升茶园抗旱能力,重视茶园的引水、排水措施,避免此次旱灾中不能及时引水上山的问题;坚持茶园科学规划,选址明确,合理布局,引导茶产业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建立生长周期措施,根据每个阶段提早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提早制定相应措施,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

    天灾难免,但不应成为茶企、茶农只字不提管理松懈的理由。高温之下,茶树的“发烧”难退也是给广大茶企、茶农敲响警钟,茶园管控与预防要从源头做起,从根本上为效益打好基底。

    编后:

    就在我们编辑出版这篇报道的时候,南方传来令人欣慰的好消息:近期持续不断的高温已经大有缓解,相信对广大茶农和茶区政府这都是个好消息。根据国家气象局专家分析,目前正在发生的“南旱北涝”现象将会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未来数年南方高温干旱的概率将大大提升,而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因此,我们必须尽早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也是本篇报道的提醒之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