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摆地摊利润捐小学 大学生过爱心暑假


    呆在空调房里或者旅游是多数大学生的暑期生活,而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赵波却选择白天实习,晚上摆摊卖饰品。“我所挣的钱将全部捐给贫困小学。”近日,记者在夜市上看到了赵波的爱心小摊,围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他还打算在学校成立“敬泽体验”小组,取饮水思源之意,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到传递正能量的队伍中。

    白天打工晚上摆摊 吃苦受委屈只有一个愿望

    赵波学的证券期货专业,9月份即将进入大三,“同学大多数是去公司实习了。”和其他同学一样,暑期实习是“必修课”,他是在潍坊当地的一家咨询公司上班。有所不同的是,从7月15日开始,他在夜市摆上了小摊。

    8月中旬潍坊连续高温,记者在商品城的夜市上见到赵波时,他正满头大汗地招揽着顾客。“逛夜市的女生比较多,所以卖饰品应该还可以。开始是在泰华,生意还不错,后来不让摆了就到商品城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赵波就有了自己的生意经,“泰华逛街购物的女生多,买的也多,商品城多数是晚上散步的,买的人很少。”

    记者注意到,和周围的商家不同,他的摊位上放了一张纸牌,写着“大学生创业小铺,利润用作捐款”几个字。“都大学生了做点什么不好,出来摆地摊”,“他这是假的吧,谁知道他是不是也去下馆子了啊”,路过的人在断断续续地评论。赵波告诉记者,他已经习惯了,也觉得正常,“我有自己的愿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够了。”

    看见湿透的汗衫,记者很疑惑,“这么累,你图个什么呢?”

    赵波给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经历。

    为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有学上

    赵波的老家在德州,创业感恩社会的梦想源于一次在老家做农村志愿者服务的经历。

    “那个小村子的农民很朴实,靠种地为生,孩子们一见有陌生人一下子就围上来了。”赵波说,当时看到很多学龄中的小孩没有上学而是呆在家,便询问村里的老人。“学校离村子太远了,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路上不方便也不安全,我们送不过去。”孩子不上学是因为村里没有学校。

    “当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时,我看出了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可能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是我一定会尽全力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帮助他们的队伍中来,在乡镇小学的基础上,建几所辐射到小村子的小学。”

    之后,便有了赵波暑期摆地摊的故事。

    赵波告诉记者,开学后他会联系更多的同学成立一个爱心小组,取名“敬泽体验”小组,敬是感恩,泽是水源,寓意饮水思源,感恩生活,积少成多,用小善举把爱心事业做大。

刘贝贝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