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8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动态


 

华润创业投标竞购百佳

    本报讯 日前,华润创业首席财务官黎汝雄表示,华润创业已经投标竞购香港连锁超市百佳。

    百佳超市是亚洲首富李嘉诚和记黄埔集团旗下资产,目前在香港,澳门和中国南部有超过300家门店。在百佳超市于6月初启动出售进程以来,总共有八家公司表达了竞购意向,其中包括全球私募巨头德州太平洋集团(TPG)、乐天集团以及永旺百货等。

    最近几年来,香港的零售市场增长缓慢。和记黄埔在绝大多数市场的增长都在放缓,在部分发达国家甚至有萎缩。李嘉诚通过出售资产来保持利润增长,并利用欧元汇率下降之机在欧洲大举购买资产。

(陶梦萦)


广州好又多或全部更名

    本报讯 广州地区的沃尔玛整合计划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日前,据沃尔玛中国公司证实,广州黄埔好又多店将于9月1日进行改造升级,招牌将更名为沃尔玛。

    同时,沃尔玛方面称,今年还将投入近5亿元升级改造全国近50家门店,预计今年将新开设30家左右的门店。

    从2007年沃尔玛收购好又多超市控股公司股权起,国内部分好又多门店经过升级改造后更名“沃尔玛”。但作为好又多大本营的广州地区17家门店迟迟没有改造进展。

    对于此次变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沃尔玛“去好又多化”的信号,未来好又多或将退出商超领域。

    “现在沃尔玛开始整合广州大本营的门店,看来好又多可能要退出零售市场了。”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表示。

(金喆)


联华超市半年净利3.2亿元

    本报讯 日前,联华超市发布的2013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额156亿元,同比增长7%。公司净利3.2亿元,虽然同比下降23.3%,但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提升2.36倍。

    财报称,公司上半年同店销售增长为3.72%,同比提升5.4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商品促销活动的推陈出新、大型综合超市次新店外围商圈成熟、老店形象改造及商品结构优化助推销售增长。

    人工成本依然是拖累企业业绩的主要原因。联华超市称,回顾期内人工成本增加额占总费用成本增加额的74%。

    目前联华超市共有门店4637家。报告期内新开门店149家,直营店的比例为27.5%。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业态和便利店新开门店数分别为1家、63家和85家。

(娄月)


北京主流超市渗透率下滑

    本报讯 近日,有零售研究机构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在北京13家主流大型超市中,渗透率和忠诚度出现下降的企业占比分别为70%和54%。

    上述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较去年同期相比,家乐福、京客隆、沃尔玛、欧尚等9家超市的渗透率出现了下降,京客隆、乐天玛特、华普超市等7家超市消费者忠诚度有所下降;不过,作为后起之秀的永辉超市无论在渗透率还是忠诚度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渗透率由去年上半年的23%升至今年的32%,忠诚度也由6%升至9%。

    随着电商发力一线城市的生鲜配送,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购买食品,食品占电商渠道快消品市场份额已高达54%。

(王华)


优购网被允许亏1亿元

    本报讯 近日,针对外界质疑优购网人事变动频繁、百丽集团不满优购网业绩和经营业务向百货化方向拓展等问题,CEO张学军面对媒体做出了相应的回复。

    “对于百丽集团来说,现在电商业务的份额还只是很小的一个比例。”张学军指出,相对于百丽集团的年度净利40多亿的整体业务规模,优购网去年亏损1亿是被集团允许的。

    “优购网今年的亏损全面收窄,因为毛利率在提升,损益情况转好。”张学军预计,明年优购网将实现损益平衡甚至开始盈利。

    此外,张学军认为,现在百货公司做电商已经进入了一个后无来者的时代。百货商场对业绩敏感,以其拥有的体量也难以支撑涉足电商所需要的大规模投入。很多百货公司如果进入电商领域,并不能持续性的进行“高举高打”。

(李磊)


国美在线快消品上线

    本报讯 近期,从国美在线内部流出的一份“K1计划书”,透露出国美在线图谋快消品领域。国美在线官方将K1计划解释为“快消品第一品牌”的拼音缩写。

    国美在线董事长牟贵先指出,突然上线快消品类并不是在打无准备之仗,依托快消品优化品类生态是国美在线拓展快消品品类的重要原因,快消品可以帮助国美在线品类互补、物流互补、数据互补,有利于实现国内最大全品类零售平台的目标。从购买频次看,日用百货、化妆品等快消品品类购买频次最高。而“高频+低频”的品类搭配可以带来高流量,对冲低频产品的成本压力。

    “大车+小车”的物流组合使家电类等大件产品与快消品等小件产品的搭配可以优化物流配送体系电3C大件产品数据与生活化的快消品数据形成互补,更完整地掌握用户需求,形成国美在线内部的数据互补。

(杨菲菲)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