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浪潮,江苏省各地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引领下,将继续发挥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在支持江苏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更好地服务农民、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
服务新农村:
康居贷款+助农取款
乡村的早晨格外安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却已经把陈圩乡莲景花园的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周边楼栋的住户纷纷探出头微笑着来一句“又有人搬新家喽”,有人已经下楼帮上新邻居搬东西。搬新房的钱品涛招呼着大家怎么放家具,妻子则是拿出喜糖来散给看热闹的乡亲们,有人开玩笑地说:“小钱,这么快就买上楼房了啊。” 钱品涛乐呵呵地答道:“这不是有农商行的贷款吗,呵呵……”
在江西泗洪县,像钱品涛这样靠“新居乐”贷款购买康居示范村房屋的农民已有9321户,泗洪农商行累计发放“新居乐”贷款51312万元,“新居乐”贷款余额达34700万元。“新居乐”圆了农户“新房梦”。
面对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必然趋势,为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号召,江西泗阳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充分调研、先行试点、全面部署,在不断深化“惠农贷”的基础上,在全辖开办“安居宝”贷款,帮助农民解决住房难题。目前,这些被当地农民们誉为“不打烊的银行”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已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为此,江苏省联社在全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成功开发农村电子支付平台,启动“助农取款”工程,依托农村超市或商户开通POS机终端,农民持市民卡或“一折通”即可办理查询、取现、消费、转账等业务。
支持农民创业:
小额信贷+合作社贷款
太仓市浮桥镇三市村共分为40组,住户825户,户籍人口2700多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村,要了解每个住户的信息并不容易,也是“信用村”建设的难点之一。按照江苏省联社开展“阳光信贷”的工作要求,地处苏南的太仓农商行行动起来,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工作,广大员工深入每家每户,填制太仓农商行统一印制的信用村家庭概况信息表。
为提升服务效率,该行不断简化审批流程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承诺只要资料齐备,通过审核,当天就能发放贷款。自2008年创业贷款开办以来,共发放12万笔,累计贷款金额15.5亿元,已扶持千余名青年人实现创业梦想。
近年来,高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势头强劲,目前该市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近900个,涉及蔬菜、棉花、葡萄、罗氏沼虾、生猪、家禽、蚕茧、炕孵等农林牧渔十多个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示范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为农民架起了一座致富桥梁。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邮农商行针对“农户+示范区”,“公司+基地”,“技术带头人+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模式,主动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信贷支农新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给予信贷支持,这一模式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支持小微企业:
产品创新+企业培育
扬中农村商业银行针对企业核心抵押物少、担保方式单一等融资难困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尝试金融创新,通过与人民财险扬中支公司签订《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合作协议》,推出“国内贸易信用险项下应收账款质押”产品。
目前,该行通过此项业务共为企业授信2300万元,用信22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困境。
东台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的“双百培育计划”,是通过两至三年的金融服务努力,在当地将一批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培育成长为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将一批具有较强扩张能力、发展动力和竞争实力的中小企业,支持成长为年销售亿元以上的大企业。
江苏省农商行下一阶段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促进全行业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促进自身不断改革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