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舆情蓝皮书》:食品卫生和原材料安全问题严重


 

    本报讯  8月19日,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发布的《舆情蓝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非法添加现象频出,食品生产经营卫生和原材料安全问题严重。

    《舆情蓝皮书》指出,2010—2012年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占比最高的类型是非法添加,其次是原材料安全和生产经营卫生。3年对比来看,原材料安全、伪造或假冒占比呈下降趋势,生产经营卫生占比呈上升趋势。2012年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占比最高的分别为非法添加、生产经营卫生和原材料安全,占比分别为28.3%、22.1%、19.5%。食品的非法添加问题是国人关注的重点,三聚氰胺、甲醛、人工色素等非法添加剂和镉、汞等重金属屡屡出现。

    另外,《舆情蓝皮书》指出,2012年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高发月份是3、4、5月。3年来,4月份发生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数量最多,共有35起。分析显示,3-5月份天气转暖,食物变质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在这个特殊时刻,人们更会密切关注食品消费品的安全问题。此外,春天是流感、过敏、痢疾等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一旦食用有问题的食品,极易引起身体不良反应,甚至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因此,这一时期总会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季”。2012年曾经影响较大的翻新土豆事件、佛山企业工业盐水制酱油事件、山东白菜喷甲醛事件、老酸奶明胶事件和双汇“蛆虫门”等舆情事件,都是在这一时节爆发并引起广泛关注的。      

(张 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