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3日上午,2013年度河南省厅际棉花联席会议召开。植棉面积连年下滑的原因、临时收储政策存在的问题等成为了本次会议讨论的焦点。
近年来,涉棉的职能部门和企业在发展棉花生产、推广科学种棉等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遏制不了河南省植棉面积下滑的局面。与会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植棉成本过高,人工投入过大,种棉比较效益低;二是植棉周期长、风险较高。目前,各相关部门正积极加大机械化移栽、管理等方面的推广力度,以降低棉花管理、种植成本,激发棉农植棉积极性,尽快恢复河南棉花生产。
会议中,与会代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目前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没能兼顾生产、流通、棉纺等各方面的利益;二是没能让棉农真正得到实惠,以激发他们植棉积极性;三是没能真正地促进棉花流通、促进棉纺织企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希望国家对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有所改进,要统筹兼顾,既有利于维护棉农利益,又有利于棉纺企业的生产;渴望加大政策扶持、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盼望国储棉的竞拍能依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允许有棉花经营资格的企业参与,以激活市场流通。
河南省棉花协会会长孟少辉认为,这次会议,通过大家深度交流,及时了解棉企实际经营状况和遇到的问题,为政府职能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豫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