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J·P·摩根买下卡内基钢铁公司组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他表示在这笔历史上最大的交易之时,希望邀请安德鲁·卡内基光临他在华尔街23号的家,与之会面并握手。卡内基回应到,对他来说,从华尔街23号到西51天街5号(卡内基那时的住所)的路途与反过来走的路途一样远。也就是说,摩根想见他,那必须到他家里来。最后,摩根亲自来了。
这是实业家对资本家的傲慢吗?一点点心理优势是有的。因为创业带来的巨大成功,卡内基感到无比的自豪。对一些人来说,这或许是无比的傲慢。这类实业创业家的傲慢在后来的亨利·福特、比尔·盖茨身上得以传续。
资本的力量让爱迪生退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也让传奇经理人西奥多·韦尔退出自己一手缔造的AT&T帝国,同样是资本的力量让他时隔20年重掌AT&T。国内也有类似的案例,新浪创始人王志东被迫出局,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不得不耍点“无赖”伎俩,在被赶下CEO位置时才得以重新掌权。
卡内基有句名言:当股票被众人持有,众人之事就变成无人之事。卡内基将公司分割成一连串的合伙关系,皆由他本人管控,合伙人全受制于一套“铁甲协议”:若合伙人想退出,必须以账面价值将股票卖回给公司。
谷歌上市时以拍卖的方式进行定价,被形容为“对华尔街的清洗”,是实业家对资本家一次最彻底的傲慢出击。
华尔街为IPO设定了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然后允许自己倾向的客户,在股票上市第一天股价飙升的时候抛出股票而大赚一笔。这些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都很清楚,但他们不希望成为这个腐败发臭的体系的一部分。最终,华尔街既有体系屈服了,谷歌小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功上市。
本质而言,实业家与资本家的结盟,要么是公司遭遇困境,要么是想发展壮大不得不屈从财务的压力。
一味排斥资本,也并不是明智之举。福特直到1957年才上市,虽然遵循了老福特的意愿,却也错过了汽车业的合并浪潮,于20世纪20年代被通用汽车挤下老大宝座。
实业家对资本家的傲慢,是因为实业家们相信,是他们改变了世界,创造了历史。
我们相信,实业家们也引导着我们,除了钱生钱的游戏,除了资本利得,还有份可实现虽难实现的事业值得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