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茶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平台型茶馆,主要指的是中高端茶主题会所,投资者并不依靠茶馆自身的经营谋利,而是作为接待场所和交友平台,其商业价值在茶馆的附加功能和衍生功能上,此类型的茶馆不在我们讨论之列。二是商业型茶馆,投资者依靠茶馆自身的经营而谋利,这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请不要回避和忌讳讨论茶馆的商业性,除了你做公益,没有商业价值就没有投资价值、就不可持续。
大家曾经千万遍地讨论过有关中国茶馆的两大基本问题。
第一,中国茶馆必须是古老和传统的吗?中国茶从远古走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国茶其实是一个多层次、多层面的载体,从平民百姓到皇家贵族,从田间农民到文人雅士,都热爱着自己心中的那口茶。但是,应该打唐朝起,在茶叶制作、茶叶形态、茶叶冲泡以及茶叶承载的人文意义都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其目的无非有三:提高茶叶的制作效率,提升茶叶的物理价值,增加喝茶的便利性。甚至我们今天的所谓历史名优茶大都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那些坚持中国茶只能古老和传统、反对中国茶时尚化的人需要完整地了解中国茶的历史。唐代的煮茶法和宋代的点茶法都已是一段茶文化的历史,谁说今天的时尚不可能是未来的历史和传统呢?!
所以,中国茶馆可以传统,更可以时尚。面对现代都市居民,我们更应该探索中国茶馆的时尚化问题。可喜的是,在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郑州等等诸多城市里,已经有很多人在行动,希望他们以最小的牺牲尽快走出一条中国茶馆时尚化的道路。
第二,中国茶馆到底卖什么?爱茶的人都希望卖茶水,但一杯茶水能够吸引消费者走进茶馆吗?或者说,消费者会为了一杯茶而走进茶馆吗?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茶馆,应该卖的是空间、时间和服务。这个空间是茶的空间,可以传统可以时尚。服务是茶的服务,同样可以传统可以时尚。而时间是消费者自由的社交和休闲时间。茶在这里是一个健康、快乐、情趣、浪漫、美丽的载体。
由此,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最有效的让消费者共享空间?如何最有效的为消费者切分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茶水及关联茶产品?解决这四个问题需要组合、需要平衡,首要目的是为消费者创造最有效的价值,同时为经营者创造最有效的收益。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不同的城市同样有一群人在进行着商业实践,有一些已经初具雏形,相信他们会很快找到解决方案。
中国茶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垂直度很高,中国茶馆也同样有一个金字塔形状,在同一个层级讨论同一类的问题,在不同的层级讨论不同的问题,否则就会争吵不休,不可能找出答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茶馆一定会允许多业态共存,但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小而美”的茶空间,其特点是“小”和“个性”,可以是小清新、小文艺,也可以是小古典,经营者就是投资者,以自己对茶的爱好和理解,快乐地打理自己用心设计的个性化茶空间,集聚一批个性化的都市粉丝。另一种则是“大商业”的茶馆,以模式化、品牌化、连锁化进行跨地域复制。期待中国尽早出现这种可以和星巴克比肩的品牌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