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溧阳市社:保姆式产业化服务 造就新型职业农民

□ 吴彬

图为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在进行水稻收割作业。

    在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北山村的水稻田上空,一台飞行智能植保机正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熟练地进行着喷药作业。这是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又一探索创新。

    溧阳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主营农机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坚持“合作规范谋发展,为农服务求壮大”的原则,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有效助农增效增收。

    实行农机订单式作业

    合作社以土地全程托管的方式,探索实施规模化服务。合作社实行农机“订单式”作业,在冬春季节事先与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合同,实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提供种子、统一作业、统一核算,统一进行技术指导,推行“耕地、整地、育秧、机栽、植保、收割、加工”等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的规模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仅水稻的机插秧田就比人工栽插的每亩平均增产50公斤,农户平均增收80元/亩。2012年,合作社农机服务范围覆盖了16个行政村6708户农户,服务总面积达3.8万亩(次),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打造合作社自有品牌

    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创新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积极开展集约化农业生产,建设合作社自有品牌,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合作社现有水稻生产基地5388亩,采取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达100%),统一栽培模式(按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统一收购(高于市场价5元—10元/50kg)的方式,既保障了粮食的质量安全,又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合作社开展粮食深加工,已建有2条工厂化育秧流水线、4台20吨谷物烘干机、日产100吨精米加工生产线车间等设施,并先后注册了“海斌农机”、“溧湖”、“满喔香”等品牌,开设了农产品销售门店。2012年,合作社销售品牌大米3.2万吨,销售额达8126万元,亩均增效100元左右,在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溧阳市“放心粮油加工企业”和常州市“放心粮油加工企业”。截至2012年底,合作社成员由创建初的19户发展至584户,其中各类管理、专业服务、销售人员56人,总资产1700余万元。合作社通过提供优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使周边地区基本实现了水稻机械化生产。2012年,合作社仅农机服务收入就达289万元,成员户均分红2.8万元。

    解决就业助农增收

    合作社的新型社会化服务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家住别桥镇玉华山村的张志方家中有6.7亩责任田,年过五旬的老张仅靠自己和老伴两个人打理起来力不从心,一年辛苦下来全家收入才1万多元。2012年,老张将6.7亩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老张细算了一笔账:每年流转土地收入4020元;自己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长期工人,年收入稳定在2.9万元左右;老伴在附近企业上班收入1.8万元;一年下来,全家收入超过了5万元,和没有加入合作社前相比,收入翻了几番,真正得到了实惠!而这只是海斌农机合作社里几百户成员的一个缩影。合作社通过实行规模化种植、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不仅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增加了农民增收渠道,还让1662名外出打工者放心在外务工。截至2012年底,合作社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1100多人次,年增劳务收入1200万元,形成了合作社增效、农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农村地区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承包地无人种或无力种的难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