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便利店从装修到开业需要多久?业内普遍的说法是一个月。然而,事实上远不止这个时间。
在一家便利店连锁企业担任运营经理的王华告诉记者,从装修到设备采购、安装,往往需要花费2个月左右,甚至更长,而便利店的装修工期拉长将会导致平均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
山东兄弟商业设施有限公司(下称“兄弟货架”)副总经理丁启超也表示,很多客户在抱怨,过去拿着画册,按图索骥挑选产品,既浪费时间,搭配出来的东西也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同时,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采购,并不能将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产生1+1<2的不良后果。
在追求个性化高效的今天,零售货架按图索骥的旧采购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货架整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在高效的同时,更加因地制宜帮助客户打造完美店面。
新市场的新模式
从2009年末开始刮起的零售寒风,经过几年的肆虐依旧没有减弱,大有越来越冷的趋势。与零售业唇齿相依的设备设施业也在苦苦地挣扎。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与2011年相比,货架的需求并未增加,而去年的货架市场需求呈现增势,但相较于5年前30%以上的大幅增长,增幅回落了很多。
作为国内商业展示设备业的龙头企业——“兄弟”,从2010年开始思考如何在困境中逆流而上。经过2010~2012年两年多的变革,已让这个企业从当初的简单复制产品,到现在用创意和高级定制占领新的市场高度,转身为服务商。
但随着各家零售企业尤其是超市企业慢速开店时代的到来,“兄弟”意识到必须开拓新的市场,因此遍地开花的便利店市场就成了其瞄准的下一个蓝海。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2年连锁百强榜显示,排名前30位的便利店企业门店数约为63600多家,约为2011年的2.8倍。各家纷纷看好便利店,7-11、全家这样的外资企业纷纷准备开放加盟,红旗连锁更是上市成功,成为了便利店第一股。
便利店的红火也让“兄弟”看到了商机。同时,便利店货架的采购也在困扰着零售商们。
王华告诉记者,便利店货架的采购,数量少、产品零碎,与大中型超市相比,没有采购规模优势,让很多生产厂家不愿意做便利店产品,要不就是直接把大超市的产品型号缩小,根本不适合便利店的实际。
郎有情,妹有意。兄弟企业拉开了进军便利店货架的大幕。
“单纯设计生产一款适合便利店的产品,很快就被竞争对手模仿,陷入同质化、价格战的泥潭,无疑走了过去木质货架的老路。”丁启超直言道。
据悉,为更好地为便利店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兄弟货架投入专项资金组建了兄弟商业设施便利店事业部,开启了便利店整体解决方案的新模式。便利店事业部是集便利店布局规划、店面设计、设备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制作公司。通过对市场的综合分析,推出多个不同套系,其中不仅包括货架,还有制冷设备、展台和各种陈列小道具等等,让客户轻松完成采购。
高效采购提升利润
左边是零售业不景气的大背景,右边是便利店市场的良好前景,到底是忍痛流血布局还是收缩求稳呢?
王华表示,此时不进入便利店市场,一旦经济形势转好,到时候连喝汤的机会都会没有的。华润万家3000多万元拿下杭州地铁便利店也是这个原因。
然而,面对人工、租金的双上涨,企业也是“亚历山大”。以北京为例,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优质零售物业市场(主要是指高端购物中心首层)的平均租金已经达到了864.9元/平方米/月,即近29元/平方米/天。
即便是成熟小区的底商的租金也是虚高不下。以北京马家堡商圈的某小区为例,100平方米的社区底商一年的租金15万~20万不等,约合4~5.5元/平方米/天。即使以单毛利20%计算,一家位于社区的100平方米的便利店,销售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才刚刚够租金成本,这还不算人工、水电等其他成本。
因此,从装修到选设备再到开业的几个月对于便利店来说,损失非常大。“兄弟的便利店整体解决方案恰恰可以帮助企业节省装修时间,缩短为约一个月,让门店尽快实现现金流。”丁启超对记者说。
据了解,兄弟企业便利店事业部依托公司雄厚的实力,将以独特的视角、高端的技术、精细的做工、严谨的态度为每位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专业服务。客户只只需提供开店的地址和图纸,“兄弟”就可以在保证整个店面色调、风格谐调一致的前提下,为客户量身定做一体化设计便利店,同时提供快捷、周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正如丁启超说的那样,“每一套设计方案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不仅不容易被抄袭模仿,也能更好地提高公司的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其他产品的销售。充分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完成高效采购。”
此外,丁启超还告诉记者,整体解决方案完成后,公司还将派出专门的美陈师,指导客户如何通过巧妙地组合搭配,使呆板的商品鲜活起来,从而提高商品的美感和档次,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