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建立并发挥成员行社竞争活力的同时,着力打造有效力的省级管理和服务平台,成为全省成员行社共同拥有、长期依存、功能强大的“母舰平台”,从而形成“小银行+大平台”这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合作金融》记者:我国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十年,创造了历史奇迹。请您对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在这十年中的发展做一简要回顾。
肖四如: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这十年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
发展速度实现“两个明显高于”。至今年6月底,全省农信社存款余额3600亿元,贷款余额2200亿元,存贷规模比改革前增长了9倍多,占全省市场份额提升了6个百分点;存贷款年均增幅分别达25%、23%,分别高于全省金融机构4.67和3.5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农信社平均水平7.59和6.47个百分点,全省近80%的县级法人存贷规模己居当地各金融机构之首。
发展质量实现“两大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在消化近30亿元历年亏损挂账基础之上,全省各成员行社连续多年实现盈利,累计盈利100多亿元;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不良贷款率从60%降至5%以下,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超过130%,资本充足率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9.46%,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对经济贡献实现“两大明显提高”。对经济支持度提高,始终以占全省17%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60%以上涉农贷款、60%多的下岗再就业贷款、30%多的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贷款,近几年每年贷款增量均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成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对经济贡献度提高,近三年累计创税30多亿元,成为全省纳税大户,拥有覆盖全省乡镇的经营网点近2600个,占全省银行机构的近1/2,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机构,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金融抓手。
《合作金融》记者:良好的发展态势、喜人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成功的发展战略。请问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是在怎样的战略思维的引领下取得上述成就的?
肖四如:江西省农信社改革发展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条重要思路:
第一,坚持互动战略,实现与各方面的合作互动。这些年,江西农信社始终坚持互动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不断加强与各级政府、各类经济组织、国家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互动,发掘区域经济中的信用资源,与区域经济社会共荣共生,共同成长,全方位对接好各类企业、居民、基层政府、事业单位等各种经济主体内在的、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需求中,建立与各类主体的共生关系,实现同步成长,形成不可取代的、充满竞争活力的长期优势。
第二,做强省级平台,建立“小银行+大平台”的优势。这些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建立并发挥成员行社竞争活力的同时,着力打造有效力的省级管理和服务平台,重点是打造支撑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十二大中心”(产品研发推广中心、交易清算中心、电子银行中心、资金营运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信息科技中心、规制建设中心、企业文化中心、教育培训中心、运营管理中心、组织行为管理中心、公共关系和维权中心),成为全省成员行社共同拥有、长期依存、功能强大的“母舰平台”,从而形成“小银行+大平台”这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这既是这些年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也是应对未来竞争的致胜法宝。
《合作金融》记者:以十年改革为时间节点来展望未来,江西农信社的发展实践,对全国农信社的改革发展能提供哪些有益经验?
肖四如: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各法人机构未来必须朝着现代银行目标阔步前进,重点是推进特色银行、优质银行、科技银行、流程银行、和谐银行建设。紧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市场战略,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形成特有的比较优势;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和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资产质量,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保障与服务水平;根据业务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内形成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机制活力,对外形成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
《合作金融》记者:农信社在向特色银行、优质银行、科技银行、流程银行、和谐银行推进的过程中,省级联社应当如何发挥作用?
肖四如:随着金融市场深化发展,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综合化发展,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对大平台的服务需求会不断增强,迫切需要更有力的信息科技、清算结算、电子银行、产品研发、资金调剂运营等平台。因此,省级联社的服务功能只会增强不会削弱,其自律性行业管理功能相应优化。因此,我认为,将省联社更名改制为具有强大服务平台功能的“农商联合银行”势在必行。
鉴于未来县级联社都将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省级联社再称“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名已不符其实,而已事实上成为农商银行的联合体,应简称“农商联合银行”。省级联社更名为“农商联合银行”,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与省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关系、有利于转换省联社机制、有利于形成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一系列决策监督和管理机制,真正实现服务功能的全面展开。
《合作金融》记者:您的上述观点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解决分散小法人对接大市场的种种矛盾。从全国范围看,这也是农村信用社普遍面临的问题。请问您对从全国层面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何建议?
肖四如:全国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相同的发展历程、相同的机构特征、相同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其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需要破解的难题、共同的利益诉求。长期以来,各省(市、区)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因缺乏全国性服务平台导致很多金融业务发展受到制约的难题。因此,我建议在稳定省、县二级独立法人地位的基础之上,建立全国农商银行联盟,并将之打造成一个全国交流和服务平台。
一是有利于解决共同利益诉求。农商银行联盟作为代言人,在政策支持、公平竞争等某些共性问题上,可以形成更加强有力的声音,反映合理的利益诉求。二是有利于壮大整体形象,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有利于形成全国性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各地农信社(农商银行)做大做强做优。四是有利于加强内外部交流使先进省市的经验和工作成果供其他省市学习、借鉴、参考,减少探索成本,促进共同发展、共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