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专家建议食品安全从生态农业抓起


    本报讯  近日在同济大学举办的2013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快向生态农业转型。

    “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是农作物减产、作物质量下降、威胁食品安全等很多问题。”同济大学专门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陈杰表示,我国农业污染种类繁多,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决定了污染遍布全国,这给监管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农民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只能依靠量的增加来获取回报,这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投入。

    据了解,目前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每公顷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农药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还通过自然循环进入食物,让食品不安全。因此专家建议加快向生态农业转型,既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也有益于改善环境质量。

    同济大学石惠娴副教授以北京留民营为例,对生态农业作了阐释。她说,留民营生态农业以沼气池为核心,围绕着沼气池建立了养鸡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等,主要生产链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农业圈。

    陈杰建议,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化学物质,合理利用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制衡。他还以平衡施肥法为例,说明施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的合理配比,满足农作物的正常需求即可,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生产的食品也更安全。     

(温宝臣)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