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会8月起取消ATA单证册收费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中国贸促会获悉,中国贸促会及其授权的全国51家贸促会分支机构,将从8月1日起取消ATA单证册收费,届时中国企业携带参展物品赴境外参加国际展览、博览会的成本将降低。
ATA单证册被国际经贸界称为货物护照和货物免税通关证,是由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和国际商会共同创设的、旨在简化各种国际间交流活动所涉及的临时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的一种便利通关制度。凭借ATA单证册,出境参展企业可在各国海关享受免税进口和免予填写国内报关文件等通关便利。
据了解,现行的ATA单证册收费标准取决于企业赴境外参展货物价值和参展国家数量。因此,本次取消的ATA单证册最低收费标准为500元,参展国家越多、货物价值越大,所免除的费用越多。以赴一国参展为例,如货物价值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免除的单证册收费为700元;货物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免收费用为1900元;如赴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展,免收费用将更多。
据悉,我国于1998年正式实施ATA单证册制度。中国贸促会是我国ATA单证册的签证和担保机构。2012年,贸促会共签发ATA单证册6300多份,涉及临时进出口货物价值14.7亿元人民币。
(龚 和)
我国农批市场受国际采购商关注
本报讯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批发市场交易总额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全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已达1884家,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总数量的比例达到70%,排名前30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为3564.27亿元。
全国农贸联会长马增俊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在商品质量管理、经销商管理、交易模式、冷链流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形成价格功能、传递信息功能、商品配送功能仍需增强。
马增俊同时指出,中国优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由于批发市场交易集中度高,价格竞争激烈,采购成本低,国际采购方愿意在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采购,批发市场作为平台开展国际贸易将发挥更大作用。
(一 文)
中药产品年出口额将达30亿美元
本报讯 近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向记者透露,今年我国中药出口保持大幅度增长,2013年全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将达3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0%。去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25亿美元。
据了解,今年1-3月,我国中药出口贸易额为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中药类产品包括中药材、中成药、中药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等。于志斌表示,去年中药出口和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9%。“由于去年植物提取物的色素问题影响了出口增幅。”于志斌认为。
在中药类产品中,植物提取物占据中药类产品出口比例最大,有时达一半以上,植物提取物是新兴行业,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达8.2亿美元,2011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12年植物提取物外贸增幅明显放缓,出口额为11.6亿美元。“今年6月25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将公布《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这将规范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促进其出口。”于志斌表示。
今年一季度,中药类产品贸易量同比增长12%,价格上涨8%。中成药以处方药的身份进入西方主流医疗市场还是微乎其微。中药材、植物提取物这些产品相较而言附加值较低,而中成药是附加值很高的产品。“今年9月我们将在瑞典召开有关我国中成药如何通过欧盟注册的活动,邀请国内名牌中药企业参加。”于志斌透露。
对于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到期的事情,中国企业对此表现淡然,认为中国市场巨大,费尽心力打开欧盟市场不如开拓国内市场。来自加拿大医药界权威学者袁晓宁对此忧心忡忡,“如果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古方、经方进行大量研究,用现代的制药工艺进行制作加工成中药制剂,然后申请专利,来中国倾销中成药,那么尽管中国是中医药发源地,但不仅没有出口优势,而且国内市场也有可能被西方国家占据。中成药无法以处方药身份出现在国际主流医疗市场,这个现实是值得中医药界深思的。”
(北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