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9976.9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10528.2亿美元,增长10.4%;进口9448.7亿美元,增长6.7%。进出口总体呈现低速增长,二季度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贸面临严峻挑战。持续严峻的外贸形势引发决策层高度关注。
稳外贸细则密集落地
日前,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做好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相关工作的通知》,对自8月1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等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8月1日,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公告宣布,将从8月15日起,对1507个海关商品编码项下的一般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商品检验。据初步测定,不再实施法定检验的商品编码占2013年列入法检目录总编码的70.43%。拟减少的法检商品种类共涉及1008.6万批次、4463.6亿美元。此外,8月1日起,海关对诚信守法的企业一般只实施较低比例的随机抽查。
海关总署与质检总局还决定将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范围从广东扩大至其他7个省区市。据悉,“三个一”在广东实行后,南沙口岸进口平均通关时间从原来的21小时缩短为15小时。
7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各省(区、市)国税局主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要提速出口退税,提高退税审核效率,加快退税进度。同一天,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全国商务系统促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会议上强调,着力改善外贸内外环境、着力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全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并要求各级商务部门出台配套措施。
推广新的贸易方式和服务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月初表示,从当前形势看,尽管接下来几个月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仍然不小,但商务部有信心完成全年外贸发展目标,保持国内消费稳定增长。
谈及如何推动进出口发展,高虎城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分解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措施,转化成可操作的具体政策,更快地惠及企业,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体包括: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为企业减负;提倡简化通关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分步推广“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外贸企业的通关效率;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如增加担保等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金融机构扩大对出口产品和设备保险(放心保)的覆盖面,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为企业出口创造更好的、更安全的环境。
高虎城表示,商务部将积极支持当前出现的一些新的具有潜力的贸易方式和新型服务,比如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开拓新兴市场;扩大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增加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支持服务外包发展,完善服务贸易示范载体和交易平台建设。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