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8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商时代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
——首届中国“三农”产业融合发展论坛观点摘录

编者按:

    7月26日,由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网库集团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三农”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电商时代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旨在通过搭建政界、专家界、商界及学术界交流合作桥梁,为农企获得国家资金扶持、促进农业经济合作、深度剖析农企发展的真实案例,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提供交流平台,助“三农”企业发展创造新辉煌。论坛上各方专家就如何发展电子商务,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局等热点话题发表了观点,颇具启示意义。以下是部分参会领导、专家的观点摘录。

    适应供应链整合时代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任务。而且,‘三农’产业需要融合不同产业及环节的要素,以此打造全新的农业发展格局。”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杨 谦:

    众所周知,目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中国农村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中国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没有真正的缩小,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真正提高。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去帮助他们,对供销合作社来说,这是一个历史使命,一个义不容辞的任务。与以往或者说十年前、二十年前大不相同,现在中国的“三农”发展面临着生产体制创新的机遇,面临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大环境,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必然导致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变化,整个农业产业的变化,它的变化的一个很突出的标志就是农业产业将会融合越来越多的经济的要素,农产品的供应链将会融合越来越多的社会要素,所以我们面临的是产业发展融合的环境,是一个供应链整合的时代。因此,“三农”产业能够在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这样一个背景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格局。

    在“三农”产业融合这个背景下,怎么去适应电商的发展,怎么去应对电商的冲击以及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怎么去引入电子商务的模式,还需要对电商给农产品领域、给农业领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刻思考。

 

    整合系统资源打造全国平台

    “从系统发展的总体情况看,电子商务工作起步晚,发展不够平衡,系统应有的合力没有有效发挥,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 孔培聪:

    从供销合作社系统各地开展电子商务的情况看,从承办的主体看,主要就是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所谓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指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它的业务完全是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在这点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做法主要侧重的就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做法。企业电子商务就是供销合作社系统传统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系统的电子商务主要也是这种做法,就是开展电子商务。

    总体看,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工作起步比较晚,但是现在介入时机还是很好的,尤其在农村市场,现在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缓慢,因为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更滞后一点。从系统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发展不够平衡,系统应有的合力没有有效发挥,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的做法看,重点侧重于工业品比较多,农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的加工品,鲜活农产品这一块做得比较少。

    为了整合系统各类的电商资源,避免出现系统内的重复建设,降低投资成本,鼓励和推动电商间的联合合作,下一步总社会充分利用中国供销集团和湖南网上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力争打造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电子商务平台。总社与中信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牵头,搭建全国的平台,推动目前已经做得比较好的省,而且有合作意向的省级供销合作社合作,来发挥供销合作社实体网络的优势,开展线上订货线下配送的模式,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模式。

 

    借力实体网络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局,电子商务大有可为。应积极培育以供销合作社为主的市场主体,建设‘一主多辅’的格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部长 刘进喜:

    供销合作社系统去年销售额2.58万亿,但利润只有260个亿,去掉房地产等一些盈利的行业,仅仅从农产品流通这个板块来说,利润率可能不到1%,有的地方是在亏本经营。解决农产品流通的困局,当前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011年,新疆供销合作社的新疆果业集团开了一个大唐丝路商务网站。开办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在全国打开了局面。网站举办了“哈密瓜在飞”的网上促销活动,几个月之后,仅哈密瓜的单日单店销售就已达到287万元,这是偏远西部的一个电子商务公司。

    目前各级供销合作社都在加强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网上供销合作社建设,很多社有企业也正在积极探索农产品交易的方式创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的地方已经开展农产品拍卖和电子商务,现货交易与期货市场相结合的业务,农产品网上交易的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这方面供销合作社可以大有作为。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各类经营服务网点91万个,从业人员197万人,连锁经营和配送企业5000多家,拥有农产品批发市场2500多个,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占全社会的30%,建立县级配送中心1800多个,农副产品设立网点1.59万个,仓储面积达到700多万平方米,冷库140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设施体系。通过在农村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以现代方式改变传统的经营服务网络,超市便民店32万个,覆盖了70%以上的乡镇和将近50%的行政村。发展农业合作社近7万家,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2万多个,连接农户1000万户,这些都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网上怎么卖农产品赚钱

    “电子商务最大的价值来源于供应链的产业升级和管理、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营销。农副产品开展电子商务要注重单品的交易平台。”

    中国网库创始人、董事长 王海波:

    在农副产品开展电子商务上,我提五点建议:一是在网上主打高价策略,主要销售限量供应的优质农副产品。二是利用各种第三方平台,开展某一类的产品销售,一个月只主打一款,把自己的品牌打造为网上主流品牌。像“好想你”打造成为红枣网上的第一品牌一样,大部分类别的农副产品都有机会打造出自己的网上领先品牌。三是会员制的网上订单模式依然是农副产品开展电子商务的核心模式。四是提前1到6个月进行某类农副产品的网上采购和咨询数据分析,通过网络有效的预测该类农产品各区域需求大致状况。从本质上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30%靠流通解决,70%靠电子商务提前预测。最有名的例子是亚马逊的双排扣西服实例。亚马逊发现过去半年总会有人询问双排扣西服,它就把这个数据以一百万美金的价格卖给了意大利的一家服装厂。于是贝克汉姆就穿着双排扣西服出来了,双排扣西装卖得盆满钵满,卖了好几年。所以,对农副产品未来的解决之道就是大数据的价值。五是通过打造某一类别的农副产品的单品交易平台,设计专业的网上农副产品交易网购。再用“好想你”举例,“好想你”建立一个网站,它没有做中国食品网,而是做了一个中国红枣交易网。零售平台可以百花齐放,但是各个单品的交易平台,每个行业都应该只有一个,不会有第二家。这样的单品平台,未来中国会有500个左右,一定会主导着整个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方向。

    (根据论坛录音整理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