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8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何蒜价总坐过山车


  山东金乡县是我国大蒜的主产区和集散地,有着“十户农家家家种蒜、其中两家天天贩蒜”的传统,全县大蒜及大蒜制品的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也许是因为有30多年的大蒜种植历史,金乡蒜农对这种“过山车”现象多少有点见怪不怪了。

  在金乡县商务局副局长周保华看来,今年的大蒜价格虽然较低,但一直很平稳,不像去年那样有很多泡沫。“6月份就进入了交易高峰,留给蒜农和蒜商作出判断和交易的空间也比较充裕。”周保华说。

  “主要还是受供需关系影响”,周保华说,虽然金乡大蒜产量比较稳定,但周边地区大蒜种植面积则常常忽大忽小,“周边一些小产区的种植面积加起来100多万亩,已经远远超过金乡,价格好时跟风种,供给增加,蒜价就会下降,蒜价降了就大幅减种,供给下降价格就又会涨上去。”

  供需矛盾之所以一直没能有效缓解,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畅。2012年7月,当时市场上盛传天气原因造成大蒜产量大幅减少。由于没有准确信息,许多蒜农和蒜商都对市场进行了错误判断。

  其次,我国大蒜产业链比较短,作为“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大蒜深加工产业不发达,导致大蒜产业自身调节供需矛盾的功能不足,也助推了蒜价的暴涨暴跌。

  此外,游资炒作也助长了蒜价暴涨暴跌。像大蒜这种方便储存的小宗农产品,很容易成为游资觊觎的对象。比如500吨大蒜储存在冷库里,价格只要有1分钱的波动,涉及的资金就是1万元。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资。虽然国家曾明令禁止,但偷偷炒作的游资仍然没能禁绝。

(任敏)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