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技术壁垒成企业主要出口障碍
导致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685亿美元

  7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2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有关情况。通报指出,2012年我国有23.9%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685亿美元。

  技术壁垒成贸易保护 最有效手段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2013年1月起,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2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工作。随机抽取分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52家出口企业,通过对企业所属行业、地区、性质、规模、出口国别、贸易损失、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有23.9%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685亿企美元,比2011年增加62.4亿美元;直接损失额占同期出口额的3.34%,比2011年上升0.07个百分点;企业新增成本280.2亿美元,比2011年上升20.6亿美元。对我国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五位的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拉美、东盟,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2.6%、26.1%、8.1%、6.7%和5.2%。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化矿金属、纺织鞋帽、农食产品、木材纸张非金属,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5.4%、32.7%、13.2%、6.1%、4.7%。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2.2%、15.2%、11.8%、9.1%和6.3%。

  抽样显示,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五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以及食品添加剂要求等五个方面。技术性贸易措施被认为是继汇率之后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如今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出口企业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问题上普遍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技术壁垒促“绿色发展”

  国际贸易中各种技术壁垒的设置,无疑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以广东口岸的茶叶出口为例,今年以来,广东口岸茶叶出口明显下降,据海关统计,1-5月出口8616.6吨,价值1545.7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6.6%和5.9%。据悉,广东口岸茶叶主要出口香港、欧盟和美国,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不断制定更严格、更广泛的标准,导致茶叶出口明显下降。目前欧盟涉及的禁用农药已达134种,日本也将通过新的食品卫生法,大幅度扩大农药限制范围,并引进临时标准制度。此外,我国茶叶中有害重金属残留和含有有害微生物也影响了茶叶出口,目前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已将有害微生物限量标准作为试检项目。面对这些名目繁多的标准和规定,我们企业只能认清形势,一方面主动争取利益和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提高产品质量,转向“绿色发展”,才能早日跨过贸易壁垒,攻占国际市场。前一阶段,“美国将直接废除茶叶中残留的硫丹限量标准”的提案让我国不少茶叶外贸商忧心忡忡,近日这一事件终于顺利地画上了句号。浙江省贸促会及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环境保护局已经同意了由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递交的关于“反对直接废除茶叶中残留的硫丹限量标准”的申诉要求,将此限量标准废除的时间延长至2016年7月31日,艰难的谈判争取到三年的宝贵缓冲时间。对此,很多企业都认识到,要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三年里要完成的事情有很多。浙江一茶企高管表示:“未来我们或许会为出口美国的茶叶专门划一块种植基地,选用不含硫丹的农药进行喷洒。虽然开辟新种植基地会花费更大的成本,操作上也会更复杂,但也是保证美国市场的一种有效战略。”

  知己知彼 未雨绸缪

  我国企业面对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节节败退,值得我们思考:我国的企业在出口市场上遭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方的技术性的措施和评估程序让我们不适应,这是不是说明国内相关的标准以及评估程序和国际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呢?企业想要走出国门,是不是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看齐国际标准。另外,国内的标准制定的机构如质检总局和其他的行业标准的制定结构,也要根据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来适当地、适时地调整我国的标准。这样也可以给企业一定压力,让企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的标准,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相应的阻碍也会小一些。

  从总体上看,技术型贸易措施对健康、环保和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内企业在理念、技术、成本控制、上下游产业衔接等方面确实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出口企业要完全跨过贸易壁垒,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于企业来说,知己知彼,未雨绸缪,才能更好地抢占先机,应对贸易壁垒。     

(本报综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