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黛茶在日本列岛刮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暴。
马黛茶,日语叫“matecha”,通常用片假名写作“マテ茶”。马黛是冬青科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和大叶冬青有些类似,原产南美洲。马黛茶就是用马黛树的枝叶经过干燥、粉碎、加工后制成的“茶外之茶”,在阿根廷、巴拉圭、巴西等南美国家是一种传统的日常饮料,后传入北美、西欧、东亚等国家,和咖啡、茶叶并称“世界三大饮料”。马黛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钙质、铁质、食物纤维等多种营养素,被称为“液体色拉”、“百万人的蜂皇浆”或“南美的神秘茶”,具有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胆固醇增加、净化血液、降糖降脂、缓解疲劳、增强活力等功效。而且,和咖啡、茶叶相比,马黛茶的咖啡因含量较低,早上空腹喝对胃没有刺激,晚上睡前喝不会难以入睡,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饮料。
也许是在南美有许多日本移民的关系,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引进南美的马黛茶。据说日本规模较大的百货商店在1970年代初就有马黛茶出售,只是那时价格很高,而且是大包装销售,很少有人问津。一位有40多年马黛茶龄的爱好者回忆说,年轻时读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的《忧郁的南回归线》,知道南美印第安人喝马黛茶,自己也想品尝一下,就从新宿的小田急百货店买了一大包回家煮了试喝。但是感觉又苦又涩,一点也不好喝。那时年轻,手头不富裕,花大价钱买来的马黛茶舍不得扔掉,就每天都煮一点喝。谁知越喝越觉得好喝,一袋茶没喝完,便成了马黛茶的“瘾君子”,一直喝到现在。
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日元的不断升值,马黛茶不再那么昂贵。再加上需要减肥、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衰老的人群逐年增加,被认为具有此类功效的马黛茶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有饮用马黛茶习惯的南美人大量涌入日本,扩大了日本市场的马黛茶消费量。1985年,日本成立了马黛茶协会,致力于马黛茶在日本的宣传和普及,并把每年9月1日定为“马黛茶日”。现在,马黛茶在日本消费市场的被认可度不断上升,市场上马黛茶产品也丰富多样,普通的茶叶店或超市、大卖场都有出售。
把马黛茶做成清凉饮料的是日本可口可乐公司。2012年3月,日本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名为“太陽のマテ茶”的PET瓶装和易拉罐装的马黛茶饮料,掀起一场席卷全日本的马黛茶风暴。公司在东京涉谷举行首发式时,具有拉丁气质的歌手乡光美和影视演员杉本彩登台“助阵”,宣传南美人多多吃肉、多多喝茶的热情奔放的生活方式。名称、包装和广告都突出表现南美大地充足的阳光和南美人奔放的热情。“太陽のマテ茶”的开发还充分考虑了日本人的口味,清爽型,不苦不涩,一般人都能接受,所以,上市以后很快就人气飙升。据有关统计,“太陽のマテ茶”上市2个月,就售出4000万瓶,10个月时,销量已达到1亿3000万瓶(均按每瓶500毫升计算),堪称饮料市场的“新宠”。
业内人士分析说,马黛茶风靡日本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变化。岛国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日本人多吃鱼虾类,少吃肉类的传统饮食结构,但近年来日本人的饮食西洋化,使饮食中的肉类比例越来越高。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有关调查显示,2006年起,日本人一天的肉类平均消费量已超过鱼类食品。过多的肉类摄入,造成了“三高”人群的增加,于是人们开始青睐以肉食为主的南美人的传统饮料——马黛茶。日本人无茶不餐,也就是用餐时不能没有茶。以前,吃便当的人往往会买一瓶日本绿茶或乌龙茶饮料作为自己的餐后茶饮,但饮食西洋化以后,许多人觉得传统的蒸青绿茶或乌龙茶,已不适合现代肉类比重较高的饮食结构,必须有其他的类茶饮料来代替。于是,“太陽のマテ茶”便“乘虚而入”,成了许多人食用便当时的首选。日本可口可乐公司曾创造过“爽健美茶”和“绫鹰”两个茶饮料的畅销品牌,“太陽のマテ茶”是该公司开创的又一个辉煌。
日本人对马黛茶的利用没有停留在饮用上,他们还将马黛茶用于各种料理和糕点。日本马黛茶协会是推广马黛茶料理的急先锋,经常举行马黛茶料理讲习会等活动,努力扩大马黛茶的消费范围。据说用掺有马黛茶叶的饲料喂养的“马黛鸡”也开始在食品市场走俏。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人发明了用马黛茶洗澡的“马黛浴”——把马黛叶放入纱布袋,用锅煮开,然后将煮沸的马黛液连纱布包一起放入准备好洗澡水的浴缸。据说“马黛浴”能让人放松肌肉,消除疲劳,保养肌肤,有较高的入浴效果。日本消费者对马黛茶的保健功效的期待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