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凤冈:茶旅一体化玩出“新茶经”
诀窍是“一观、二闻、三采、四炒、五品、六膳、七娱、八购、九住、十学”
任明华

    在“中国西部茶海之心”的贵州省凤冈县田坝村,每年因“玩茶经”所带来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收入在5000万元左右。如今,在茶叶种植加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凤冈县茶产业已从简单的“种茶”、“卖茶”、“喝茶”,完成了向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娱乐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茶产业与加工业、文化业、旅游业、服务业有机地友好融合,就围绕茶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茶旅联姻让1+1>2

    这是一片浑然天成的风景。当人们走进凤冈的茶海之心,茶园被自然的地形分割,高低错落,深浅有致。“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行走在“茶海之心”,在惊叹这里茶气飘香的同时,游客们还可以亲手摘茶、制茶、品茶,喝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充分感受到DIY的乐趣。就是“茶海之心”的这片茶园,在去年的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吸引了3万余名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综合收益达到2300余万元。

    这里久负盛名的老茶农陈世友说:“村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茶的种植,还建起了加工厂,后来又开展茶旅一体化。前些年,茶叶主要用于走亲访友和换点油盐酱醋什么的,现在就不一样了,以茶带旅,实现茶旅一体化,把更多的客人留在这里,吃、住、乐都尽在茶庄里。”

    近年来,凤冈县在坚持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行“茶旅一体化”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一观、二闻、三采、四炒、五品、六膳、七娱、八购、九住、十学”的体验式休闲旅游,已深得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这其中,精致休闲茶庄的发展,已成为凤冈乡村独特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更是一幅别具一格的风景画。这是“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县在探索“茶旅联姻”生态旅游中推出的一种崭新旅游接待模式。

    如今,茶庄已经成了茶海之心旅游产品的子品牌。“这样的茶庄太漂亮了,像城里人向往的别墅,且更富有特殊的生态元素。”凡到过凤冈县田坝村的游客,都会被彰显凤冈特色的小户型生态茶庄所深深吸引。茶庄主人系列化的“原生态”待客环节,如今已成为游客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极好之地。目前,茶海之心拥有了陈氏茶庄、仙人岭茶庄等近40家生态茶庄,这些茶庄各具特色,大大“给力”茶叶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旅结合”正在大步迈出

    “茶海之心”旅游景区已给凤冈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开了个好头。经多年的努力,凤冈县探索出“走进茶海之心·感受茶庄心灵之旅”的生态旅游发展特色之路,从此迈上了市场化发展的光明大道。

    在茶庄园文化取得极好成效之后,去年,该县打造的凤冈生命产业特区正式坐落茶海之心,现已完成控规、详规和永安夷州古镇修建性规划。这一预计在5年内投资110亿元的项目,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养生度假胜地为目标,为“茶旅一体化”的发展又增添新的活力。

    凤冈当地传承和利用民间原生态推推灯、丝弦灯、长短唢呐为主的茶庄歌舞表演和土家族油茶体验活动,深受游客喜爱,成为推介凤冈茶旅产业的一张名片。

    凤冈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熊玉飞介绍,当地茶旅一体化规划的重点体现出“茶”字,即要以茶为中心,又要以凤冈民族茶文化为重点,结合茶叶生产的特点,宣传当地的民俗与茶叶风情,让客人在“游”中真正领略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体旅联姻”是凤冈旅游产业的又一发展趋势。凤冈正充分利用茶海之心景区环境优美,特别适合自驾游、山地自行车运动、登山健身、徒步等休闲体育项目这一实际,积极发展体育项目,积极探索“旅游产业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用产业理念抓农业,种茶、加工、旅游互动,深挖茶产业这一‘绿色银行’的最大化效益,让农民持续增收,这条路越走越宽。”凤冈县委书记覃儒方说,2013年,凤冈县将高标准新建成茶园4万亩,同时采取集中育苗、商品化育苗等形式,建设优质苗圃基地1300亩,同时完成4万亩茶园套种桂花及5个猪-沼-茶-林式的项目示范点,实现茶叶面积35万亩,产量达到1.8万吨,产值达12亿元以上,使全县茶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进一步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凤冈茶叶下步还要争创全国品牌,拓展更大的市场。

    2.5万亩茶园收益过亿

    “茶旅一体”的发展模式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也适应了人们消费的升级需要,在带动茶农脱贫致富的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据说,在过去,田坝村主要种玉米,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而现在有多少呢?

    笔者试图着想知道其中之答案,问了下当地茶农,大家都只一说一个笑,或说有五六千的,还有人说两三万哩。茶农们这样给算了一笔账:“一亩玉米也就能挣几百块钱嘛,而一亩茶园少说也有5000元。如果做加工,还能挣更多。”据了解,田坝村现有茶园2.5万多亩,2000多户村民,家家有茶园。今冬明春还要新栽植茶园2000亩,如果按照每亩5000元收入的最低估计,茶产业已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收益超过了1亿元,平均每户有五六万呢。

    近10年来,凤冈县在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以茶叶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先后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等称号。

    目前,凤冈全县已拥有优质茶园总面积达31.2万亩,年产茶叶1.5万吨,产值达9亿余元。该县现有的3.18万亩有机茶园,是迄今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现正举全县之力,精心打造成为贵州省最大的优质绿茶出口县。

    凤冈县委、县政府日前明确提出了全县茶产业的发展目标,从2013年起,每年全县确保新栽植茶园以4万亩的速度推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高标准建设茶园达到50万亩,实现“人均一亩茶,户户奔小康”的目标任务。同时,努力构建黔东北的茶海体验游目的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