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3日,山东德州、聊城、滨州等地普降中到大雨,风力小于3级,这对于已经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的棉田弊大于利。当天,德州棉农老李说,他们这里的棉花普遍株高在70厘米以上,底部结桃3—4个/株,花蕾一般在20个/株以上。据省气象部门数据,今年入汛以来,山东省平均降雨量188毫米,较历年同期多12%,其中西部、北部出现连续性强降雨过程。三天两头大规模降雨造成棉田雨水饱和,多数棉农预计这场大雨过后肯定出现涝灾。而滨州、东营等地约5%棉田被雨水浸泡,这些棉田的棉花底部2—3个/株棉桃几乎“全军覆没”,20%以上蕾铃脱落。“怕是得绝收了。”一位张姓棉农望着自家泡在水中的3亩棉田心态凄凉,种棉的风险让他彻底打消了对棉花的最后一丝希望。他打算放弃对棉花的管理,专等秋后播种冬小麦。目前,因为被雨水浸泡棉田数量上升,且棉花存在绝收的风险,不少棉农已放弃对棉花的管理。其实,绝大多数棉田仍处于丰收与减产之间。聊城今年降雨虽然较多,但棉花预计不会减产。据当地棉农介绍,眼下棉田普遍湿渍,无法入田作业。但这种状况最多需要两三天阳光照射,过分降雨的不利影响就可基本消除。“希望降雨能够暂停一段时间,不然就肯定减产了。”某棉农担忧地说。 (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