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萧山供销学校:在这里蜕变 在这里前行

□ 郭亚萍 方贤满

    到底是读普高还是读职高?每到中考升学季,不少初中毕业生和家长都要做这样一道选择题。浙江杭州市萧山供销学校的办学成果,让我们感到相比普高生一条高考之路走到底,职高生的选择更加丰富,成才之路也更加宽广。

    近日,坐落在西山脚下的萧山供销学校门庭若市,校领导的电话也被打爆,学校计划招收115名直升生,结果报名的学生达近千人。众多初三毕业生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

    用家长们的话来说,入读萧山供销学校,孩子今后的选择更加宽广,既能考大学,又能学技能,就业渠道也很多,而且学校管理严格,再不听话的孩子,成绩再差的学生,3年后,或考上本科院校,或拥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

    德技并重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来到供销学校,校门口“德行人生,技通天下”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校长俞勤春告诉笔者,这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在供销学校读职高的3年,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学到了知识技能,更在于懂得了如何做人。在每一件平凡小事中不断学习明理、感恩、诚信和责任,形成了一颗德育的种子。”去年,考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法蕾同学,谈起母校时充满了深情。

    供销学校的学生很多是直升生,或多或少有些自暴自弃。但从跨入供销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开始接受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系统的成长教育、成功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学校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舞台,尽可能地让那些有特长、有特点却因为成绩平平而缺乏自信的学生登台亮相。各种德育活动,唤起了学子心中沉淀的热情,他们走出自卑,找回自信,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在学习上学会自主、在做人上学会自尊。

    赵明波上网成瘾,父母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供销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发现后,因势利导,引导他学习计算机编程。在创新技术比武暨萧山区技能比武中,赵明波一举夺得一等奖,并荣获了“萧山区技术能手”称号和“计算机操作高级工”证书。这个差点成为“小混混”的孩子,却在3年后给了父母这样一个惊喜,家人都乐得合不拢嘴。

    来芳是一个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的女孩,当初入校时语文、数学两门课的总分只有133分,很是自卑。在供销学校,老师对她关怀备至,同学对她热情友好,每次跌倒都有熟悉和不熟悉的身影上前扶她一把。在这样的环境里,她变得坚强、乐观、自信。她克服困难发奋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前几天,她信心满满地参加了高考。班主任老师肯定地说:“来芳一定能金榜题名。”在供销学校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升学就业

    架起学生成才立交桥

    在供销学校,相比普高生一条高考之路走到底,学生们的选择更加丰富。到了高三,学生们或忙于实习,或准备高考,想升学的学生可以圆大学梦,不想升学的学生凭着一手技术也不怕找不到工作。

    据悉,从2009年至2012年,供销学校高职考试平均录取率超过74%。参加高职类院校考试的财会专业的学生葛佳菁说:“等我上大学的时候,也许我的同班同学中就有普高学生,今后,也许我能比他们发展得更好。”

    如果选择不升学,那么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职高生在创业路上也有自己的优势。

    单莹杰是今年供销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这个90后的小伙子当初选择职高是因为分数低没有其他学校可以进,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还是学生的他就凭着技术办起了自己的公司——杭州市吉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于去年10月1日开业,拥有员工11名,经营业务包括电脑维护和零售、办公耗材、光纤平移等,目前已实现销售额20多万元,是“巨彩”办公套餐杭州地区总代理及售后服务点,也是电信的代理商。他的目标是将来自主研发生产电路产品。

    单莹杰在供销学校读的是计算机专业,老师发现他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就把学校3个机房的维护工作交给了他,他边学习边实践,掌握了一手好技术。他说:“在供销学校的3年,是老师帮我找回了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让我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有了技术也就有了创业的底气。”

    而与单莹杰同班的孔利波和傅叶军,在浙江万达方向机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月薪达到了5000多元。

    供销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接轨,课程设置与产业需要对接,每位学生毕业时都拥有中专毕业证书、职高毕业证书,95%以上的学生还拥有两个工种的中级工证书,还有不少学生拿到了高级技工证书。学生毕业上岗,马上能上手,所以毕业生供不应求。今年就业的毕业生只有294名,却有20多家单位为他们提供了900多个岗位。该校连续8年就业率达98%以上。

    萧山供销学校校长俞勤春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为学生搭建成才立交桥,办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途。”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