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理性开茶馆
——当前开茶馆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王彦峰

  茶,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黎民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媒介,而茶馆是经济繁荣的产物。一个国家真正富裕的标志是“劳动时间的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不断在提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休闲、聚会、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茶馆的发展数量与日俱增。老舍先生曾经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最早的茶馆,是随着城市的繁荣、商业往来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东晋是原始型茶馆的发轫阶段,南北朝时形成为初级型茶寮,唐代是茶馆的正式形成期。宋代茶馆的类型和功能呈现多样化,总体框架形成。之后,茶馆不断发展,成为商务、品茗、会友、洽谈、休闲的场所。

  现代的茶馆除了继承以往茶馆的特性和功能之外,更加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文化主题的展示,对茶叶、器具、用水、茶艺等更加讲究,对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今后茶馆消费将成为消费者的生活常态。茶是最健康的绿色饮品,茶馆是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休闲、发展的场所,是人们工作、生活、交流的平台,茶馆的发展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繁荣。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假期增加,闲暇时间增多,工作、生活、交流、消费的习惯不断改变。人们追求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对健康、养生、休闲的需求与日剧增。茶馆的平台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茶馆的开办正逢其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茶馆数量超过7万家,但是盈利的却屈指可数,即使盈利也是处在一种偶然盈利的状态,或者规模比较小,靠投资者的人脉资源在获取利润。是什么原因形成这样的结果呢?本人经过10余年的研究,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雾里看花式的投资,对茶馆项目没有全面的认知和估算。

  一些投资者认为做茶馆很简单,无非就是装修后买一些家具布置,再采购一些茶叶、茶具,顾客来了之后开水一冲完事,至多找个茶艺学校的学生来充当茶艺师。总之在他们眼中,开茶馆就是卖水的暴利行业。

  我身边有一些喝茶的朋友,他们的公司有招待客人的需求,于是自己开办一家茶馆顺便整合了员工资源,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人普遍认为开茶馆是轻松的事情,干净卫生、高雅舒适;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既能赚钱又能显得自己有品位。

  有的投资者听由设计师片面地对环境、氛围营造,只顾追求美观,而忽视了空间的利用率以及消费者对茶馆功能的需求,富有文化气息但是没有符合经营需要。他们还对红木家具、贵重摆设的购置一掷千金,认为这种投资是增值的,不考虑这种投资会附加在顾客的消费收费上,同时也疏忽了经营场所家私的使用率、维护保养的成本都很高。这些人重硬件投资,眼睛看得见的这些有形的物件舍得投资,忽视人才的培养和软件投资。殊不知企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是靠人和靠人创造的软实力来维系的。

  开茶馆需要文化和内涵,但是不能一味地附庸风雅,认为挂一些名人字画,结交一些文化名人就证明自己有品位。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塑造人的情操,过分追求文化而忽视经营,本末倒置。

  以上凭管中窥豹的眼界左右自己脑袋做决定的情况,其结局要么是苦苦支撑,要么是狠心收场。

  二、以自己为核心的模式,而不是尊重市场、围绕消费者的需求。

  很多的投资者都是以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感觉下投资。自己不喜欢的坚决不做,追求一种务虚的舞文弄墨,身边聚集一些“文化人”,来壮自己的门面。投资者的朋友个个人脉关系很旺,总以为凭朋友消费就能支撑茶馆的正常经营。这些“文化朋友”都是投资者的拥护者,处处对投资者歌功颂德,个个叫好,很多投资者处在一个被赞扬声围起来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三、准入门槛低,投资者的综合素养较低。

  小则十多万,大则动辄几千万,就能开办一家茶馆。租个门面,购几张桌子,挂一些名人字画,再购一些茶叶,就是一家茶馆。有一点闲钱,就想投资个茶馆,大街上的茶叶店、茶馆林林总总,你方唱罢我登场,到最后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

  四、没有系统性的管理。

  投资者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处在一种个体经营的阶段,容易做到人性化管理、亲力亲为、身兼数职,这样会节省人力,同时又能够避免多岗位下的制约和监督,缩短了很多的环节,执行力更加快速,管理起来简单、有效。但是一旦具有一定的规模,需要协同工作时,就会出现大量的问题。

  (作者系西安茶之旅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