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家县级农商行的管理秘籍
山东诸城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工作思路、细化管理制度
□ 王学伟

 

  山东诸城农商银行积极深化改革,完善激励机制,转变发展思路,细抓基础管理,全力打造对客户服务最优的银行、对股东回报最高的银行、最具社会责任的银行、员工福利待遇最好和幸福指数最高的银行。至2013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47.86亿元,较年初增加17.43亿元,存款市场占有率34.4%;各项贷款余额99.85亿元,较年初增加9.13亿元,贷款市场占有率26.16%;实现外汇业务结算量31145万美元,同比增加5827万美元;实现经营利润22471万元,监管评级达到二级。    

  优化激励机制

  增强业务发展动力

  诸城农商银行顺应现代银行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激励机制,实现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绩效薪酬向一线员工倾斜。对模拟利润绩效系统进行研究变革,本着向一线倾斜的原则,提高基层员工工资水平,改变坐门等客现象。二是实行等级性管理。基层支行按照存款基数、增幅、计划完成情况等因素,分成5个级别,其中一级支行行长薪酬为员工平均薪酬的2.6倍,而五级支行行长只有1.6倍。实现中层管理人员良性竞争。三是执行中层副职补贴制度。调整会计主管、信贷专管员工资收入结构,按照所在单位内勤业务量和等级行级别确定年度薪酬补贴,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挖掘工作潜能。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现代银行竞争力

  诸城农商银行大力拓展电子银行客户市场,充分发挥电子机具、电子银行等科技产品的辅助作用,解放劳动力,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加大自助设备布放。今年以来,该行布放网银体验机53台,实现了营业网点的全覆盖;规划新增农民自助服务终端105台,全行总量达到348台,实现农村地区无缝隙服务;在业务量大、客户集中的支行增加ATM27台,全行总量达到111台,减轻柜台压力;二是全力开展银行卡业务。该行严格控制新开折业务,从凭证上进行源头管理,要求批量代理业务统一开立银行卡。至6月末,银行卡有效发卡量达到60万张,较年初增加25.3万张。该行还在辖内两家支行选拔2名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管理员自2月初开始开展“去存单化”业务试点。三是细化考核电子银行指标。该行实行客户增量和动户量双线考核,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普及率和利用率;减免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客户工本费,多渠道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宣传;内部员工率先垂范,本人转账汇款、2万元以下提现等能通过电子银行办理的业务,禁止临柜办理。  

  健全服务体系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该行着眼于优化顶层设计,践行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全力打造对客户服务最优的银行。  

  一是文明服务“经常化”。该行设立网点管理部,专职负责规范化服务工作,杜绝服务“三分钟热度”,让员工的服务成为习惯性行为。树立起全员标准化服务意识,为打造服务最优银行夯实基础。二是时效服务“制度化”。该行实施授信业务限时服务,对各项工作设计操作流程,实行以书面形式为主的“痕迹”管理,打造廉洁从业的员工队伍。推行信贷专管员季度履职制度,定期召开信贷专管员履职考核例会;统一印制客户经理服务手册,建立客户经理后备人才库,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到客户经理队伍。三是服务监督“外聘化”。对外,该行面向社会公开贷款承诺制度,聘请社会监督员,广泛监督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的从业行为。对内,该行设立督查室,督查室专职人员以“重要事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相关单位落实,并配套经济处罚、纪律问责等手段。 

  搭建发展平台

  营造稳健合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长久不衰的支柱和后盾,诸城农商银行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努力实现员工福利待遇最好和幸福指数最高的目标。

  一是对全员定期“充电”学习。该行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强化全员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到先进地区、先进银行进行交流学习。建立“半月谈”制度,各专业部室统一制定“半月谈”活动计划和任务目标,定期组织员工轮流参加交流会,为员工综合素质提升提供空间和机会。二是制定“透明”工作制度。该行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强化执行力建设。在深入剖析执行力现状基础上,集中提炼出了“三三制”日常工作标准:“三个转化”即讲话会议指导转化为工作流程、复杂办法转化为简单明了的操作说明、制度办法转化为现实行动。 “三个跑遍”即跑遍员工、跑遍网点、跑遍客户。“三个转变”即转变车风,不向业务客户要车跑业务或办私事,转变文风,下发文件要做到简洁管用;转变政风,确保员工工作在基层、在客户现场。三是搭建员工“阳光”交流平台。该行充分运用内外网络手段,达到每名员工随时阅读学习上级文件,随时沟通想法和建议。开展业务技能比赛等展示员工特长的活动,让员工共享出彩机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